最近以來,市場雖然依舊處于典型的箱體整理之中,尚未實現實質性的突破,但是依然有可圈可點之處,2003年小版張、奧運題材小版張等品種的表現足以讓人感到欣慰,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流入市場的資金正呈現出一種穩步遞增的態勢。
據筆者的粗略觀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間市場運行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奧運普通郵資片成為短線資金競相追逐的新目標,它對于提升市場人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由于“會徽與吉祥物”普通郵資片的投放量甚為有限,隨即就成為資金進行博弈的對象,上市當天就從10.8元的售價一路飆升至最高點的130元;盡管隨著投放量的不斷增加,其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震蕩,但卻由此更加激發了投資者參與的熱情,成交異常活躍,盈利與風險相互交織在一起。如果從成交量與成交金額來看,“會徽”國內版才是最主流的品種,不少中線資金對其情有獨鐘,因而時常出現百八十包以上的買盤,零星交易也同樣不錯。
第二是奧運題材小版張的運行平臺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美中不足的是量價配合尚不理想。“吉祥物”小版張在投資者的不知不覺之中創出了上市以來的新高,但市場反應顯得較為冷淡;“會徽”小版張和“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雖然未能如愿地攻克前期的最高點,但運行平臺的提高也同樣令人鼓舞。然而,“奧運項目”(1)、(2)不干膠小版張的關注度還停留在以往的層次上,發行量公布之時可能是一個轉換點。
第三是小版張的強勢特征更為顯著。“毛澤東”、“崆峒山”、“成語典故”、“雅典”、“中國名亭”等小版張的價格不是創出了上市以來的新高,就是將前期形成的高點一舉攻克,強勢特征進一步得到顯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受到冷落的“百合花”、“古橋”等高面值的2003年小版張將歷史高點輕松地踩在腳下。在本次行情中,“毛澤東”與“中國名亭”小版張的走勢最為引人注目,其價格被不斷涌入的買盤所刷新,它對于一直以來奉行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四是“文房四寶”小版張、“恭賀新禧”與“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等前期的一線品種的成交量驟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奧運普通郵資片的上市,但對此產生的沖擊并不明顯。經過前期的縮量下跌之后,上述三個品種的走勢業已趨穩,價格的震蕩幅度大為減弱,因而投資者對其的興趣也隨之降低,從適當的參與轉向了觀望。
第五是郵聯六大的召開,沒有在市場上掀起任何波瀾,從而導致為其發行的“郵聯”(6)小型張成為滯銷品。從已上市的五套“郵聯”小型張的價格變化來看,都沒有資金進駐其中,從而遠離了投資者的視線,失去了其本來的價值。在市場運行環境已大為改觀的情況下,“郵聯”(6)小型張的表現相當欠佳,在面值附近搖擺不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向發行部門敲響了警鐘,其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隨時調整政策,以適應市場所出現的新變化。
鑒于目前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依舊處于較低的層面上,積極選擇精品進行建倉乃是明智之舉,這已被“毛澤東”、“中國名亭”、“古橋”、“百合花”等小版張的價格迭創新高所驗證;而“會徽與吉祥物”普通郵資片的上市,又一次給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機會,我們對于其頻繁的換手絕對不能置若罔聞,適當參與其中或許在短期之內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