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說,炒郵就是一種擊鼓傳花的游戲,誰接最后一棒誰倒霉。這或許是歷次郵市高潮后的經驗總結,既是經驗總結,我便把它定義為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是一種認識論學說,它認為人類知識起源于感覺,并以感覺的領會為基礎。這種認識論當然是錯誤的。經驗主義者如是說:“我們認識到的很多的實例都可以證明這一點。”那么我要問:“你尚未認知的實例是否就一定能證明這一點呢?”我的回答是:“不能”!因為任何經驗都有具體性和特殊性,時代不同了,很多情況發生了質的變化。因此,經驗是不能照搬的。人類歷史上,無數死搬硬套的經驗都以失敗告終。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堅決反對那些韁死的教條。
眾所周知,郵票是全世界最廣泛的收藏愛好。它是一種郵資憑證的手段,同時也具有收藏價值,其收藏價值的高低取決于它存世量的多少及眾人對它的喜好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郵票的存世量只有越來越少,再加上集郵人數的不斷增加,郵票的價格必定會越來越高。而在郵票的價值尚未被挖掘的階段,適度的郵票炒作,突顯了郵票的價值,擴大了集郵隊伍。郵票的價值越高,收藏者越眾。
以80年猴票為例。猴票在8分錢面世時,沒多少人對它感興趣,它是可有可無的收藏品。但當它到了3000元一枚時,它便成了眾多郵人追捧的對象。同是一枚猴票,花8分錢收藏它和花3000元收藏它,其心中的感受肯定不一樣吧。而且它漲得越高,收藏者就越是舍不得出手,這樣就成了永久的收藏。
再以03小版為例。03小版26全在05年價位500元時,收藏者甚少,許多人不知它為何物。而現在它到了兩千多元時,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想擁有它。他們心里或許在想,當初500元沒買,現在都兩千多了,再不買,到5000時豈不更后悔?不可否認,03小版現在有很多在郵商手里,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它的價值還遠未被大多集郵愛好者所認識,就像猴票在1000元時,對它的懷疑與觀望。可以想象,當它到了5000元時,共同的認知心理,會使收藏者的希求越來越大。那時,郵商手中整包的就會變成整百的,整百的就會變成一版一版的。收藏者便會以擁有一套03小版為榮。這樣,它也就像如今的金猴一樣,會在時間的長河里不斷地消化沉淀。
其它郵品也是此理,在目前升值空間巨大的前提下,它們會在不斷的炒作中彰顯其價值。炒作如同倒入杯中的啤酒,泡沫總是免不了的,但時間會給它正確的定位。定位后的郵品最終都將分散在眾多的集郵愛好者手中。作為收藏者,他們不怕價格貴,怕的是不能物有所值。
97年郵市高潮后,十年的下跌,郵票的價值被嚴重低估。隨著國家郵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郵政終將步入一條康莊大道。我總覺得,郵市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操縱著,在很有節奏地調控市場,其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進入集郵隊伍中來,使物有所值的郵票都順利進入集藏領域。我想,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郵票的價格只能是步步攀升,郵票的價值回歸及增值效用,一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集郵愛好者。因此,說炒郵是一種擊鼓傳花的游戲的話是站不住腳的!
我一直認為,目前的郵市具有太誘人的升值空間,既然炒郵既合理又合法,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把握這樣一個機會,在大多數人還沒反應過來時,搶得先機,既還郵票以本來面目,又為祖國的集郵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