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報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夕還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其由來是我國4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荊楚歲時記》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彼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使其一年一度相會。”于是兩星宿就此人格化,傳說民間為牛郎、織女一對夫婦被上天拆散,僅每年七月初七日,有鵲鳥架橋于天河上,使其得以渡河,歡敘天倫,所以就有了七夕情人節之說。在郵票方寸中,也可以看到牛郎織女七夕會的故事。
1981年8月6日,正值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中國臺灣發行了《中國童話郵票——牛郎織女》郵票一套4枚,用中國畫、水彩畫、卡通畫相結合的構圖手法,以故事的形式展現了“牛郎織女”的來龍去脈。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7-08/17/xinsrc_03208041709546712722212.jpg)
香港于1994年6月8日發行了《中國的傳統節日》郵票一套4枚,其中有1枚“七夕”,主圖為中國傳統年畫《鵲橋相會》,表現了牛郎織女于七月初七來到鵲橋之上相會的情景。
中國國家郵政局曾將《牛郎織女》列入郵票發行計劃,但因故取消。
反映牛郎織女故事最為完整的不是中國的郵票。1997年,為慶賀“中國牛年新年”,非洲的加納共和國發行了一套《中國牛年——〈牛郎與織女〉》郵票,全套9枚,呈九方聯小版張,采用中國傳統剪紙構圖,邊紙圖案為“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剪紙圖,并有“牛郎與織女”漢字,下方有英文故事概述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8-18 16:56:34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