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夏期,是困擾郵市許久的一個問題,也是投資者年年都想回避卻最終又回避不了的話題。歇夏的初始原因更多的是基于郵品的特殊性,在炎熱而潮濕的夏季,往往很難保護品相,因此,當夏季來臨時,往往是一年中交易最為清淡的時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歇夏期的概念。但是,投資者也不禁疑惑,為什么當現在交易的條件越來越好、郵品在夏季的保存已經不再是一個大問題時,歇夏卻幾乎如夢魔般掙脫不掉,無一例外地在每個夏令出現?這其中似乎已經遠遠不止是當初那么簡單的理由了。那么,近年來郵市歇夏期的整體狀況如何?我們是否有可能回避掉這個敏感的問題呢? 一、歇夏對投資者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容小覷
一、歇夏對投資者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容小覷
為什么每到炎熱的夏季,郵市的歇夏期便會不期而至?為什么在歇夏期到來之前,投資者往往會有恐懼和憂慮的心理,并進而轉化為在歇夏期間的反常表現?筆者以為,這與多年來歇夏期對郵市、對投資者的“傷害”有著直接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歇夏對投資者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容小覷。遠的說,在街頭郵市時期,炎熱的夏天所造成的郵品保管不便問題使投資者逐漸形成了歇夏的心理暗示,近的說,1997年的郵市大潮在歇夏期到來之際嘎然而止,并形成郵市多年低迷、大量投資者深度套牢的“悲慘一幕”,都對投資者的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陰影和思維上的定式,而其后多年郵市整體的不景氣和極其嚴重的違規也讓歇夏問題顯得更為突出,這就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對歇夏的恐懼心理,由此而成為投資者心頭一塊揮之不去的陰影,每到盛夏便會“發作”一次。
為什么每到炎熱的夏季,郵市的歇夏期便會不期而至?為什么在歇夏期到來之前,投資者往往會有恐懼和憂慮的心理,并進而轉化為在歇夏期間的反常表現?筆者以為,這與多年來歇夏期對郵市、對投資者的“傷害”有著直接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歇夏對投資者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容小覷。遠的說,在街頭郵市時期,炎熱的夏天所造成的郵品保管不便問題使投資者逐漸形成了歇夏的心理暗示,近的說,1997年的郵市大潮在歇夏期到來之際嘎然而止,并形成郵市多年低迷、大量投資者深度套牢的“悲慘一幕”,都對投資者的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陰影和思維上的定式,而其后多年郵市整體的不景氣和極其嚴重的違規也讓歇夏問題顯得更為突出,這就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對歇夏的恐懼心理,由此而成為投資者心頭一塊揮之不去的陰影,每到盛夏便會“發作”一次。
既然這種心理暗示的形成有著較長的時間和過程,程度又不可謂不深,那么消除這種心理暗示的過程也必然艱難,特別是這種過程必須得到市場環境改善乃至健康有序運行的積極支持,這就更增添了難度。事實上,今年歇夏以來,市場的運行態勢其實是好于往年的,但為什么仍有相當部分的投資者對這段時間的郵市行情依然難以看好,依然有相當強大的看空勢力存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受了心理暗示作用的影響。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既然今年郵市歇夏的狀況好于往年,已經出現了相當一部分堅定的市場參與者,那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種心理暗示作用已經為部分投資者所消除,這也是郵市在夏令表現能夠轉好的積極促進因素,我們理應正面看待并保護這種熱情。
既然這種心理暗示的形成有著較長的時間和過程,程度又不可謂不深,那么消除這種心理暗示的過程也必然艱難,特別是這種過程必須得到市場環境改善乃至健康有序運行的積極支持,這就更增添了難度。事實上,今年歇夏以來,市場的運行態勢其實是好于往年的,但為什么仍有相當部分的投資者對這段時間的郵市行情依然難以看好,依然有相當強大的看空勢力存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受了心理暗示作用的影響。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既然今年郵市歇夏的狀況好于往年,已經出現了相當一部分堅定的市場參與者,那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種心理暗示作用已經為部分投資者所消除,這也是郵市在夏令表現能夠轉好的積極促進因素,我們理應正面看待并保護這種熱情。
二、歇夏與否及歇夏的程度與市場大環境休憩相關
二、歇夏與否及歇夏的程度與市場大環境休憩相關
許多投資者可能要問,郵市有沒有可能不歇夏?或者歇夏期間不至于過于冷清?筆者覺得這并非不可能之事,因為就歇夏與否和歇夏的程度而言,根本上還是要看市場大環境的狀況:回顧郵市多年歇夏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基本上都出現在郵市比較低迷的時期,歇夏時間越長、程度越深,此時郵市的大環境必然也是最為艱難的時期。其實道理很簡單,既然與當初產生歇夏的氣候因素已基本上撇開關系,那么歇夏的產生與否和程度的深淺必然與市場整個的運行態勢有著根本而直接的聯系。近兩年郵市歇夏期的表現特別是今年歇夏期以來郵市的表現則更是最好的證明,由于郵政主管部門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新郵的發行量、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集郵愛好者和郵市發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快了郵政體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向“政企分離”方向努力,對郵市投資者產生了良好的心理影響,也引發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一輪力度較大、范圍較廣的行情,因此,去年的歇夏期,市場的表現就明顯好于往年,盡管也未能避免絕大部分郵品價格回落、成交減少的局面,但以往一觸即潰的情況卻沒有出現。而今年進入歇夏期以來市場的表現則比去年更有進步,郵品價格回落的幅度減少,回落的速度放緩,期間還出現了較長時間的拉鋸局面,這種格局在部分熱點品種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張、《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恭賀新禧》小全張等品種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震蕩,特別是奧運系列郵品借助著強大的題材效應,從歇夏期以來價格還不降反升,相應地,盡管部分郵品有獲利盤跳出,但以往單邊出售的局面今年卻沒有出現,倒是有不少吸納盤在低吸,盡管這種吸納的力度還遠不能支撐起整個行情,但至少反映出大家對郵市現狀和后市前景的樂觀態度,這在前幾年的歇夏期中是極為罕見的。
許多投資者可能要問,郵市有沒有可能不歇夏?或者歇夏期間不至于過于冷清?筆者覺得這并非不可能之事,因為就歇夏與否和歇夏的程度而言,根本上還是要看市場大環境的狀況:回顧郵市多年歇夏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基本上都出現在郵市比較低迷的時期,歇夏時間越長、程度越深,此時郵市的大環境必然也是最為艱難的時期。其實道理很簡單,既然與當初產生歇夏的氣候因素已基本上撇開關系,那么歇夏的產生與否和程度的深淺必然與市場整個的運行態勢有著根本而直接的聯系。近兩年郵市歇夏期的表現特別是今年歇夏期以來郵市的表現則更是最好的證明,由于郵政主管部門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新郵的發行量、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集郵愛好者和郵市發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快了郵政體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向“政企分離”方向努力,對郵市投資者產生了良好的心理影響,也引發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一輪力度較大、范圍較廣的行情,因此,去年的歇夏期,市場的表現就明顯好于往年,盡管也未能避免絕大部分郵品價格回落、成交減少的局面,但以往一觸即潰的情況卻沒有出現。而今年進入歇夏期以來市場的表現則比去年更有進步,郵品價格回落的幅度減少,回落的速度放緩,期間還出現了較長時間的拉鋸局面,這種格局在部分熱點品種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張、《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恭賀新禧》小全張等品種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震蕩,特別是奧運系列郵品借助著強大的題材效應,從歇夏期以來價格還不降反升,相應地,盡管部分郵品有獲利盤跳出,但以往單邊出售的局面今年卻沒有出現,倒是有不少吸納盤在低吸,盡管這種吸納的力度還遠不能支撐起整個行情,但至少反映出大家對郵市現狀和后市前景的樂觀態度,這在前幾年的歇夏期中是極為罕見的。
所以,從近兩年的郵市實踐來看,歇夏期并一定會到來,或者說歇夏的程度是有可能大幅降低的,關鍵還是看整個市場大環境的變化。其實,在股市和樓市等其他投資市場中也往往有相對歇夏和“金九銀十”的說法,但從今年這兩大投資市場的情況來看,股市恰恰在歇夏期中出現了大幅反彈的走勢,樓市也沒有價格明顯下跌的跡象,在整個社會投資熱潮的刺激下,郵市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市場,也多少會受到周邊市場的影響,雖然我們不敢絕對地說在今后一段時間里郵市肯定不會再次下探,但有一點我們倒是應該有信心,那就是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轉暖,郵市今年歇夏的程度肯定會比往年有所減弱,投資者的信心也會隨之增強,這對歇夏期后的市場走向將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和作用。
所以,從近兩年的郵市實踐來看,歇夏期并一定會到來,或者說歇夏的程度是有可能大幅降低的,關鍵還是看整個市場大環境的變化。其實,在股市和樓市等其他投資市場中也往往有相對歇夏和“金九銀十”的說法,但從今年這兩大投資市場的情況來看,股市恰恰在歇夏期中出現了大幅反彈的走勢,樓市也沒有價格明顯下跌的跡象,在整個社會投資熱潮的刺激下,郵市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市場,也多少會受到周邊市場的影響,雖然我們不敢絕對地說在今后一段時間里郵市肯定不會再次下探,但有一點我們倒是應該有信心,那就是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轉暖,郵市今年歇夏的程度肯定會比往年有所減弱,投資者的信心也會隨之增強,這對歇夏期后的市場走向將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和作用。
三、近兩年歇夏期的表現說明投資者理性投資的思維正逐漸形成
三、近兩年歇夏期的表現說明投資者理性投資的思維正逐漸形成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以往的郵市歇夏期基本都以郵品價格單邊下跌、貨源單邊出讓為主要特征,盡管以往也有不少人士提醒廣大投資者要注意價值規律、要講究逆向思維,但受到整個市場低迷氛圍的影響,敢于在歇夏期逆勢而為的投資者微乎其微,對后市的悲觀情緒也往往會在這種時候彌漫整個市場,對一些有心入市的投資者而言也起到了負面心理暗示的作用。但綜觀近兩年投資者在歇夏期中的表現,我們卻可以欣慰地發現,人氣比以往旺盛了許多,以往歇夏期中難以成局的情況在今年有所突破,炒作區內不時地會出現一些小局,盡管對市場的影響甚小,但對增強市場人士和投資者的信心卻有著明顯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敢于在歇夏期中買進的投資者已經越來越多,按理說,經過今年上半年的這一輪行情,在目前的價位上,又適逢歇夏期,敢于接盤的投資者恐怕會被其他人視為“異類”,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倒是不少散戶投資者在這個時節進入了郵市,并選購了自己中意的郵品,也不管這類郵品往往已經在今年上半年有了相當大的漲幅。盡管這種成交有時還顯得有點“小打小鬧”的意思,也沒有對市場整體行情產生根本性的影響,更不可能改變歇夏的面貌,但這至少反映出部分投資者理性投資的思維正在逐漸形成,他們看中了郵品的價值,看中了郵品的潛力,更看中了歇夏期郵品價格回落所可能帶來的機遇。我們不可能冀望所有的投資者在一夜之間都能接受這樣的投資思維,也不可能冀望這部分投資者的作為能在短短時間里改變郵市歇夏期的根本面貌,但我們理應更為看重的是這種嘗試背后所包涵的理性成分,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這種理性投資的思維能夠為這部分投資者帶來成果,有了一定的示范效應之后,那么這種思維就一定會逐漸被廣大投資者所接受、所采用,也只有這樣,歇夏期的風險影響才有可能逐步降低,甚至郵市才有希望避開歇夏期,這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以往的郵市歇夏期基本都以郵品價格單邊下跌、貨源單邊出讓為主要特征,盡管以往也有不少人士提醒廣大投資者要注意價值規律、要講究逆向思維,但受到整個市場低迷氛圍的影響,敢于在歇夏期逆勢而為的投資者微乎其微,對后市的悲觀情緒也往往會在這種時候彌漫整個市場,對一些有心入市的投資者而言也起到了負面心理暗示的作用。但綜觀近兩年投資者在歇夏期中的表現,我們卻可以欣慰地發現,人氣比以往旺盛了許多,以往歇夏期中難以成局的情況在今年有所突破,炒作區內不時地會出現一些小局,盡管對市場的影響甚小,但對增強市場人士和投資者的信心卻有著明顯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敢于在歇夏期中買進的投資者已經越來越多,按理說,經過今年上半年的這一輪行情,在目前的價位上,又適逢歇夏期,敢于接盤的投資者恐怕會被其他人視為“異類”,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倒是不少散戶投資者在這個時節進入了郵市,并選購了自己中意的郵品,也不管這類郵品往往已經在今年上半年有了相當大的漲幅。盡管這種成交有時還顯得有點“小打小鬧”的意思,也沒有對市場整體行情產生根本性的影響,更不可能改變歇夏的面貌,但這至少反映出部分投資者理性投資的思維正在逐漸形成,他們看中了郵品的價值,看中了郵品的潛力,更看中了歇夏期郵品價格回落所可能帶來的機遇。我們不可能冀望所有的投資者在一夜之間都能接受這樣的投資思維,也不可能冀望這部分投資者的作為能在短短時間里改變郵市歇夏期的根本面貌,但我們理應更為看重的是這種嘗試背后所包涵的理性成分,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這種理性投資的思維能夠為這部分投資者帶來成果,有了一定的示范效應之后,那么這種思維就一定會逐漸被廣大投資者所接受、所采用,也只有這樣,歇夏期的風險影響才有可能逐步降低,甚至郵市才有希望避開歇夏期,這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7-30 21:08:05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