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般理解,歇夏期郵市將歸于沉寂。不過,今年上半年行情力度較大,市場回暖刺激較明顯,因此,今年歇夏期可能不那么“慘淡”經營,有望出現新熱點。
《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 香港回歸十周年無疑是這個歇夏期最大熱點,可用“轟轟烈烈”形容。而由大陸郵政和香港郵政部門共同印制的《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則無疑是記錄這個偉大時刻和事件的有力載體。雖然大陸和香港郵政部門聯合印制、發行郵品已不是新鮮事,但從以往這些品種的市場表現來看,確實夠得上“風云之星”稱號。
盡管《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曾經是無數投資者心中長久的痛,雖然《世界杯》聯合發行小全張經歷了令人揪心的大落大起,但這不僅僅只是價格上的變化,更給廣大投資者心里帶來重要波動。換言之,在投資者記憶中,永遠也忘不了這些郵品,這也就為包括《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在內的今后發行的一系列相關郵品奠定了堅實的人氣基礎。這些郵品也就有了成為熱點必不可少的條件。
以往相關郵品的市場表現,許多投資者將其中的大起大落歸結于發行量過大、售價不合理。確實,《香港回歸》金箔張50元的面值、《世界杯》小全張20元的發售價格,都大大超過了集郵愛好者和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從某種角度來看,它們的定價將本留給市場運作的空間予以了壓縮,這樣的狀況不出現大起大落才是怪事。
幸好,這次《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雖然同樣出現了溢價出售,但12.8元的行情多少讓投資者的心里有所平衡,也能對其后市空間有所想像。從發行首日35元左右有成交的情況分析,《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確實吸引了市場的極大關注,而市場傳出的這款小全張發行量僅為幾十萬的消息盡管未必準確,但在發行量未公布之前,這一朦朧的利好因素卻絕對可以成為支撐該熱點的關鍵條件。可以想像,有了這樣一些因素,《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在這個歇夏期里應該不會“寂寞”,在市場艱難度夏、需要熱點引領的情況下,《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全張無疑會成為許多投資者眼中的一棵“救命稻草”。
《孔融讓梨》不干膠小本票 作為一款向兒童節獻禮的郵品,也具有第一款不干膠郵票小本票的題材,《孔融讓梨》小本票發行至今卻似乎沒有引起太大的市場反響,最關鍵的原因在于這幾年投資者普遍認為小本票系列的發行量過大,在發行量并沒有明確的情況下,不敢貿然介入。
不過,仔細分析下來,這款小本票身上的亮點卻著實不少:首先就是首次發行的不干膠小本票。盡管不干膠郵票在中國郵壇已經算不上是稀罕事,但作為不干膠小本票這個概念,卻是以《孔融讓梨》為首的;大家對近年來所發行的小本票意見比較大的另一點是發售價格溢幅過大,而《孔融讓梨》卻又以發售價格等于其中郵票面值價格、沒有過多花里忽哨的修飾體現出了“平民郵品”的特色,這在近些年來的新郵發行中是少見的。可以說,在《孔融讓梨》不干膠小本票的發行上,多少體現了郵政發行部門聽取大家意見、積極改進新郵發行的姿態,而這恰恰是市場最迫切渴望的政策面的支持。
從《孔融讓梨》不干膠小本票發行這段時間的市場表現看,還沒有形成熱點效應,在略微高開后逐漸緩慢回落、尋求支撐,目前價格僅僅在發售價上一點,與市場其他近年來所發行的小本票的價格情況基本接近。這也意味著,該小本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有望達到價格的支撐點。結合上面提到的兩大因素來看,在歇夏期中,如果有投資群體意識到這些而對其有所關注的話,那么它有一定表現的機會也將會越來越大。
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