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底于新西蘭基督城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貴州荔波和重慶武隆聯合申報)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使得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達到35項,居世界第三位。我國的這些世界遺產,一直都是歷年郵票發行的重點題材,其中當然也有不少“之最”。
最早出現世界遺產項目的郵票 1949年10月8日發行的新中國首套郵票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套4枚中均有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城樓是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宮(北京故宮)的組成部分,也是新中國的象征,它也成為登上新中國郵票次數最多的世界遺產。
最早的世界遺產項目圖案專用郵票 1951年5月1日發行的航1航空郵票,全套5枚主圖均為飛機與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天壇。
最早的世界遺產項目題材成套郵票 1953年9月1日發行的特6《偉大的祖國(第三組)敦煌壁畫》一套4枚,以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中最負盛名的壁畫藝術為主圖。
最早含有多處世界遺產項目的套票 1956年6月15日發行的特15《首都名勝》一套5枚,除了北海如今尚屬“世遺”預備項目外,頤和園、天安門、天壇、太和殿均已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最早的世界遺產項目郵票小型張 1979年6月25日發行的T38《萬里長城》一套4+1枚,小型張郵資圖為“萬里長城·山海關”。
最早的世界遺產項目郵票小本票 1983年6月30日發行的 T88《秦始皇陵兵馬俑》一套4+1枚,同時發行SB(9)小本票,內含8枚郵票和1枚小型張。
最早的世界遺產項目郵票小版張 1997年10月20日發行的1997—16《黃山》,這是為1999年萬國郵聯大會和世界郵展而特別發行的郵票小版張,內含8枚郵票和1枚副票。
最早的世界遺產主題郵票
2003—11《蘇州園林——網師園》一套3枚,原本是為配合蘇州第二十七屆世界遺產大會而發行的,雖然由于中國爆發非典疫情,本次大會易地舉行,但它仍成為我國首套“世遺”主題郵票。
枚數最多的世界遺產項目套票 1963年10月15日發行的特57《黃山風景》,全套達16枚,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黃山各處著名風景點為主圖。
來源: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