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即是空,空即是多”象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翻版。讀起來似懂非懂,非通似通。膚淺的三言兩語話話多空,多空原本是一家 。
不知為什么,市場提起多空雙方,總好象是冤家對頭,水火不容一般。之所以如此,應是在久而久之,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不是哪一個人的過錯。
真的有多無空,有空無多,二者只能有你無我嗎?事實并非如此。任何一個市場,由其是投資市場,都是多空雙方共存一體,共生共存。有多必有空。無空便無多。從哲學的的含義講,多空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是辯證的對立統一。
在實際操作中,多空搏殺,較量,市場才精彩,行情才有起伏,郵價才有彈性。如果只多不空,或只空不多,那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也一定是波瀾不驚,死水一潭,也一定沒有活力,沒有吸引力。。
不要過份的強調做多,做多固然重要,能鞏固和發展行情。不要過份的貶低做空(郵市中做空平臺期貨之類除外),做空砸盤,常常是反動力。不要錯誤的以為,行情的下跌都是做空惹的禍,行情的上漲都是做多使的勁。
多空只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頻繁轉換的過程。今天是多,明天可能是空,在某一品種上做多,而在另一品種上可能做空。只要不是惡意,只要不是真正的要離開這個市場,空翻多,多翻空,經常演譯,不足為奇,而仍然是一個鍋里吃飯的一家人。多空的變化,不僅僅是錢物易主,主要是一種角色的轉換。從建倉滿倉的過程開始事實上就又開始了新的由多變空的過程。反之亦然。
最逗人喜歡的是不聲不響的做多;最遭人厭惡的是惡意做空;最能賺取差價的是隨行情起舞,高拋低吸,反復做空做多;最聰明的是在高點做空底部做多;最可笑又最可愛的是死多和死空;最可怕的是嘴里喊多而實際在做空。最要提防的是后一種。最大最徹底的空是郵政,只有他們長空不敗;最大最真摯的多是廣大的集郵者和郵票投資者,他們只能多中求勝。即便二者多空如此涇渭分明,但也是分開不得的。
只有知道了多空存在的辯證關系,只有清楚了多空雙方在市場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該買時買,該賣時賣,順勢而為,不以作空為恥,不把作多絕對化,與市場作對,犯下不可饒贖的錯誤。
講多空是一家,是講不要把這個市場的參與者人為的劃分為對立的兩派。市場要發展,行情要走好,需要和諧,需要團結,需要各方的努力。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提倡多空雙方是一家都是應該的正確的。
20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