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郵票 再現啟動信號 |
發布日期:2007-7-2 9:0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收藏市場上關于香港回歸的收藏品熱度驟升。由于1997年是郵市的巔峰期,之后一路下滑,十年前企盼通過投資“香港回歸”系列郵票得到高收益的藏家,如今并沒有如愿以償。不過正因如此,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被低估的郵票目前又有了投資價值。而在眾多香港回歸題材的收藏品中,升值幅度穩定且比較保值的,則是紀念幣。
郵票價值低估 紀念幣穩定保值
“如果說中國集郵是一個陡上陡下的急坡,那這個急上急下的那個‘點’,就落在1997年7月1日問世的‘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上。”一位業內人士說。
很多藏家都沒有忘記1997年“香港回歸”金箔張發行時的場景,面值50元的“貴族”張一面市售價即已達到100元以上,最高時市場價格在400元以上,但現在市價低至20元。
由于郵票的“熊市”持續了十年的時間,除了很極端的“金箔”以外,其他一些1997年發行的香港回歸郵票仍在按原價來銷售。
據悉,在關于香港回歸的收藏品中,升值幅度穩定且比較保值的是紀念幣。例如“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幣”的雙色幣價格10年上漲了20%。此外一些香港回歸首日封價格在穩步上升。
“片火”紀念封 觸底反彈
另一個“風光不再”的紀念品,是1996年8月29日發行的,編號為TJ(SF)—001的紀念封,曾經一度成為收藏追捧的對象;該紀念封由于正面左下角的圖案為火燒《南京條約》,因而被廣大收藏者親切地稱為“片火”紀念封。
據資深郵評家周鳳遲講述,“片火”紀念封上市之初并不引人注目,價格還不到30元,市場上幾乎是隨處可見,并還有成箱的貨源可供。有細心的集郵者經過仔細觀察之后發現這枚紀念封存在著嚴重的史實錯誤。經過收藏者與投資者的相互傳播,“片火”紀念封的身價開始上漲,但起初的步伐并不顯著,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吃不準這枚錯封的經濟價值究竟有多大,只是一般性的短線搏擊,在社會上并沒有產生什么突出的反響。
隨著市場行情的不斷好轉,回歸題材的郵資票品受到了資金的大力追逐,而具有量價優勢的“片火”紀念封被莊家相中,價格出現了連續性的飆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其價格從27元一路上揚到最高時的5000元之上,上升幅度高達200倍,不少投資者因此一步跨入百萬富翁的行列。
雖然今天的行情也已不如前,但周鳳遲認為,它并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卷土重來的可能,目前一對好品相的同號的紀念封的價格已經達到1600元,市場貨源短缺,帶HK的紀念封的價格也超過了700元,這或許就是重新啟動之前所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
“十周年紀念”引發新一輪投資熱
與當年身處高位的狀況不同,如今,郵票市場已經經歷了十年的調整,業內認為,一輪新的“牛市”重新啟動,其他被低估的品種也迎來了較好的入世時機。
近期,一些關于回歸十周年的紀念品也引發了新一輪的回歸收藏熱。例如,由中國民族博物館、中國收藏家協會聯合推出的香港回歸十周年紀念寶鼎、《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郵票、以及由景德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創作的“紫歸牡懷”10周年紀念瓷瓶等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