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普票和JT票的發行合二為一
廣大郵人強烈呼吁郵政當局針對目前現代化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郵票用量越來越少的現狀,采取果斷措施----取消好象是為了圈錢而專門發給郵人"集藏"的/并在形式上花樣翻新的紀特票品的發行,把有關紀念/動物/風光/建筑等等體裁,都納入"普票"的發行范疇(其實這樣"普票"的概念也就自然消失了).郵票一經發行,不經集郵公司"中轉",直接/全額投放郵政窗口公開/足量出售,這既滿足了用郵人,又滿足了集郵人;這種返樸歸真的做法,于國于民,都是有好處的.
二,嚴格控制機蓋戳的使用!
既然機蓋/手蓋簡便省事,那還發行郵票干嘛?干脆取消發行郵票得了!這樣也符合節約的精神.郵人想欣賞美麗的畫片,沒關系,現在印刷這種東西還不容易?筆者常到廢品收購處淘書,總見當廢品賣的許多信封上都沒貼郵票,機蓋的數量甚至高達百分之七十!問題嚴重不?
三,吁請允許在特快專遞上帖用郵票
其實這也是為了郵政好.特快專遞上的虧空可以用集郵的收入補實.你郵政是一家呀!允許在特快上用郵票,定能加大"特快專遞"的使用量,從而帶動郵票銷量的放大/郵政收入的增加,以及提高郵票/特別是高面值郵票的含金量,重塑國家名片的聲譽,重激集郵愛好者的收藏激情!
倘若上述三條對郵政當局的吁請不能實現,那末"救市"的重擔就只有全靠廣大郵人自己來擔承了:
四,吁請廣大郵民齊心抵制新郵,棄新圖舊!
既然新郵高興你買,惱火你用;巴不得你多多的買,買去最好一枚不用,全都"集藏"起來,束之高閣!那末新郵就成了實實在在的"有害郵品",無絲毫收藏價值了!原先意義上的集郵已變了調/走了味兒,還集它干嘛呀!
雖然現在的新郵發行量的確是下降了,但是我們不能只注重量的因素.倘若僅以數量論價值,那末,量不過千的書報雜志等物品多的是!它們都比新郵的收藏價值高.新郵沒多大使用價值,就沒多大收藏價值.老郵品則不同!它因大量使用,長時間沉淀,其數量已極為有限!其形象已深入人心!
前幾年它們跟著新郵的貶值而過度貶值,近兩年雖有回升,但價值遠未到位!!!倘若眾郵人普遍能自覺的抵制新郵,齊心促使老郵品價值的普遍回歸,從而也可招回逃離郵市多年的老郵人重新歸隊.這是郵市的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