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芒種,轉眼又是立夏。夏至日是“夏九九”的起始點,從這一天起,民間就有“扇子不離手”的說法了。在郵市,隨天氣一日日變得悶熱,參與者也不敢戀戰,歇夏行情也就正式拉開了序幕。
相比之下,今年的歇夏期來得早了一些。這多少與股市暴跌,恐慌情緒蔓延至郵市有關。“5.30”股市異變,郵市6月便提前走低。其中“恭賀新禧”小版,由月初的54元,落至月中的47元,跌幅接近13%;“青藏鐵路”散張從28元落到了24元,也下行了14.2%;“丁亥豬”大版的價格下降了10.44%,由3350元落到了30元;“丙戌狗”大版跌幅更大一些,從24.5元跌到了21元,為14.29%。“文房四寶”絲綢版的走勢也弱,月初在156元附近,月中只有135元。上周末雖略有反彈,但力度極其有限。市場價格是買盤推上去的,買盤趨弱,成交清淡,市場價格自然步步下滑。而步步下滑的價格,又進一步沖淡了人氣。市場歇夏的下行通道,由此打開。
市場歇夏是自然規律,一年一度,雷打不動,只是時深時淺而已。從這個角度,市場歇夏心態加重,行情走弱,價格下行,是壞事,也不是壞事。至少可以看到三個積極方面——
首先,炒作之風漸淡,有利于市場后期發展。前期市場火爆,有很大程度,是莊家聯手做出來的秀,其方法,就是一個“炒”字,現在回過頭看,許多品種,包括“文房四寶”絲綢版、“奧運”不干膠小版、“恭賀新禧”小全張以及2003、2004小版等,價格上行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它自身價值的提升。炒作之“炒”,火上運行。下面的火越大,溫度越高,火上的場面就越熱烈,但可炒之物也就越來越少,風險也因此一步步加大。經過了這樣一個半失常態的過程,借歇夏之機,好好靜下來反思反思,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改短線投機理念,為長線投資理念,無論從哪方面說,對于市場,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其次,郵品價格下挫,反過來也為后市打開上漲空間。回看中國郵市發展史,沒有只漲不跌的行情,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行情。漲漲跌跌,錯落有致,市場的基礎才會越來越鞏固。從市場規律看,郵市行情不可能只上不下,郵票價格也不可能永遠往高處走。一定意義上,起,就是為了伏,伏,同樣也是為了起。沒有起就沒有伏,沒有伏也沒有起。只有起起伏伏,市場K線圖才能走得好看。2007是郵市大反轉年代,但漲漲跌跌依然不能避免。也正因為前期漲得略有過度,市場正好利用歇夏期,做出回探調整。而調整空間的大小,也就是下一撥行情能夠打開的最低空間。
再次,理性走低,有利于市場格局重新調整。投機市場與投資市場的理念是不一樣的,選擇品種也不盡相同。股市專業術語,叫藍籌股和績差股。郵市同樣如此,有些品種看似強勢,其實是莊家聯手拉抬起來的,一時目的達到,便丟棄一邊無人過問。10年前“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在市場紅極一時,最高時成交價格在400元以上,而現在,市價遠在40元以下還無人問津。同樣,市場基礎厚實好的郵品,不需要吹鼓手,憑自己一身行頭,在市場就風頭十足。郵市大旗“庚申猴”,20多年始終是市場常青樹,市價也從8分面值上攻到3000元以上。是做短線投機,還是做長線投資,參與各方正好借郵市歇夏機會,進行更深層次地反思,以便秋后更準確更持久地運作。
市場歇夏并不可懼,反過來,對獨具慧眼者,這恰恰是一年之中最能撿到寶貝的檢漏季節。只要大家調整好心態,有條件有限度參與,秋后行情一定能得到豐碩回報。“5.30”股市異變中的第4個跌停板,在許多散戶慌不擇路時,抄底資金果斷介入,結果賺了個盆滿缽滿。我們不也同樣面臨這個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