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股市風險日現,國家一再警示;5月18日的存貸款加息強力手段,使股市、房地產泡沫正在消散;在中央電視臺一再報道和引導下,多種跡象表明,股市與炒房的部分資金,正在悄然轉向郵市。
今年以來,預先在郵市建倉的機構資金,無論是投資小版張、郵資片、小本票,還是大舉收購成盒成箱小型張,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誠如央視記者所說:一些郵品已經上漲了2倍。 郵票的門類品種多,投資者的選擇,隨著時代的前進而變化。我國集郵初期,老集郵家以收集信銷票為時尚,財力雄厚者則以錯變體居奇。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收入有限,集郵以上補下追為主,上補那些老紀特、文票、編號票,下追新出的JT票,以及JT票中的小型張。1992年,筆者買一套JT全,從J1、T1至J185、T168,不含型張共500元,加上型張,也就1000多元。1991年郵市第一次高潮,型張與版票是主力,到1997年,香港回歸型張與金箔張,炒成天價,連帶前期的量少型張,都雞犬升天,達到歷史最高。
小型張實際上就是大郵票,票幅大,價格大,設計精美,無論是在郵集里還是郵冊里,都特別耐看,所以全世界的集郵者甚至不集郵的人都喜歡。各國郵政都把發行型張看作針對集郵者的“特別產品”,發行量一般較小。我國郵政一度將發行郵票當作產業,當作郵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從1997年開始天量發行型張,有些品種型張甚至與郵票的量差不多,加上莊家惡性炒作,虛高過多,因此型張打折成風,8元的最低只賣2元。
經過人大代表不斷提案,近三年郵政基本將庫存打折票與小型張、特別是編年型張銷毀干凈,市面上打折票只有消耗與收藏兩個渠道,加上三年來新郵發行基本上是堅持減量,實行半年銷售期以后回收并銷毀政策,因此新型張的量劇減,從2007年已公布的兒種型張看,其量約在800萬枚,這個量基本能保證新型張不再打折。
銷毀與發行減量并舉,激勵了投資者的信心,一些看好郵市的機構資金從2005年逐漸以十萬、百萬為基數進入郵市收購型張,目標既有精品老張,有JT中的代表,更多的是在編年型張中選擇潛力品種。
我們從“產品票”的“壺口瀑布”型張看,面世后曾一度打折,后來有莊家制作專冊不斷收購,令其升高到19元,今年越過20元臺階;而“聊齋三”型張,則是浙江的一個大機構公開掛牌不斷收購所致,其升幅也在50%以上。已經兩起兩落的足球A小全張,則經歷過剛發信時的高炒,跌落、打折,大量撕毀后,分拆成香港、大陸、澳門單套票發信,莊家收購、拉高到40多元后大跌至14元,慢慢再起來,如今穩定在39元,以及新貴“步輦圖”型張,從9元多躍升至28元,可以看出型張的活躍性與投資實效。
目前投資型張,可分成老型張、JT型張和編年張三大塊。
一、“四大天王”型張,酒陳愈香
老型張中的四大天王,系指梅蘭芳、世乒賽、建國、牡丹。
發行量:1、梅蘭芳:2.7萬枚;2、世乒賽:3萬枚;3、建國:4萬枚;4、牡丹:4萬枚。
其中的世乒賽M發行量小,才3萬枚,僅僅比梅蘭芳多3000枚。面值低:面值才0.6元,而梅蘭芳是3元,牡丹是2元,低面值更容易被消耗和寄信。小全張形式,早期容易被不懂郵票的人撕開當郵票用,故早期小全張消耗應比小型張大。體育題材,容易被禮品消耗。不易保管,該票用紙一般,純白底色,很不易保管,容易發黃,市場上的票,基本上都是漂洗過的,極品基本沒有。不易保管加大了該票的消耗。綜上所述可知:世乒賽小全張存世量非常少,很可能不亞于梅蘭芳M,值得密切關注。
新中國郵票中的四大天王小型張,具備極強的收藏價值,會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由于存世量的稀少以及珍貴,其價格還會不斷上升,投資前景特別可觀。
二、JT型張,穩步前行
一年來,印量只有10萬枚的愛科學,從5100元漲到6500元;J25科大,目前價為1720元;J41、J42加字一對,價為4100元,漲幅都在25%以上。
25萬級別的JT型張,荷花、齊曰石、奔馬等一直斷檔,好品相難找。其中奔馬尤其值得關注。
1978年5月5日發行的徐悲鴻大師的T28奔馬郵票,設計大師劉碩仁的出色設計,加上精美的印制,受到海內外集郵愛好者的青睞。近年隨著徐悲鴻國畫的市場價猛漲,這套郵票已經超出了集郵范圍,“愛屋及烏”,藏家之共性也。目前,奔馬型張穩居1850元。
《紅樓夢》自誕生以后,人們對它的探究一直沒有中斷。一部不全的小說,居然“養活”了數以百計的新舊紅學家數年《紅樓夢》開創了中國文學史的奇跡。央視播出《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以后,《紅樓夢》收藏熱提速。2005年,著名作家劉心武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揭秘《紅樓夢》,掀起新一輪的紅學熱。不少紅學家把收藏與研究的目光盯住了經典郵票T69《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導致《紅樓夢》郵票熱賣。
小型張“雙玉讀曲”,發行量81.85萬枚,精美耐看,為中檔小型張中的代表品種之一。2006年1月價在360元左右,到2月中旬升至420元。9月中旬,已升到460元,2007年5月,價為570元,且好品相難尋。最近扮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因癌癥去世,全國悼念者數以億計,媒體宣傳的“聯想聯動”效應將使《紅樓夢》型張再上一個臺階。
印量在1000萬枚以內的JT老型張,其中許多曾在1997年大潮中顯身手,某些品種至今居高不下。值得關注的是印量在1000萬枚左右的那些精品。熱門品紅樓夢,西廂記,兵馬俑,牡丹亭,三國、水滸、聊齋第一組,還有仕女圖、敦煌壁畫、杜鵑花等名畫、花卉型張,既看它們的題材、發行量,又看市場的需求,見仁見智,只要避開炒新,投資機會多多。
三、編年型張,黑馬暗藏
編年小型張是新中國發行的小型張中印量最大的,有過半數的品種曾經或現在跌破過面值與售價,其中《竹子》和《香港回歸祖國》小型張的發行量達到了登峰造極的4330萬枚和5770萬枚的記錄,而且市價創出2.2元一枚的高折扣,成為郵市低迷的代表品種,是弱勢品種的風向標。在90年代后期的銷毀郵票行動中,編年小型張一直是市場人士最關心的對象。 打折型張是郵票中最龐大的板塊,數量多,品種雜,面值高。它的上升標志著郵票的全面走強,它的強與弱是郵政政策的晴雨表,是市場熱度的試溫計,沒有打折票這一板塊的整體向上和底部抬高,什么上漲都是空中樓,水中月,基礎不會牢的,只有這個板塊穩健上升,郵市大行情才會真正到來。
隨著郵市趨熱,編年小型張受到投資者的關注,2006年4月份的修復性反彈行情中,編年小型張一度成為市場的主力軍,尤其是1992-1999年發行的小型張升幅超過了此前發行且抗跌性較強的JT小型張,個別品種的表現突出,如《水滸》、《三國演義》關門張的市價分別從12.5元和8.8元上楊至27元和18元,《香港回歸祖國》小型張也從3.5元回升到6元附近,而《炎帝陵》小全張和《九龍壁》小型張的成交價格分別揚升到15元和18元,創出了面市以來的新高。
打折票的打折率大幅降低,是在2007年4月以后。4月21日,在中央電視臺二頻道“第一時間”節目播出近期郵票大幅升值的報道后,8元打折小型張板塊一躍沖過6元,收盤在6.15-6.20元,郵人普遍認為,這是一個里程碑似的紀錄,表明困擾中國郵政25年的郵票打折問題,有望加速解決,郵市人氣因而得到大大提升。
5月,在上榜的70個熱門型張中,跌破面值打折的品種已由原來的49個減少至20個,減少了145%,有64個品種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占總數的91.43%,而名列漲幅前10名的品種漲幅都在70%以上,其中,“鐵路建設”150%、“鼓浪嶼”122.64%、“十運會”94.29%、“步輦圖”93.75%、“八仙過海”85.88%、“古塔”83.33%、“八運會”80.95%、“楊家埠”78.57%、“長征勝利”75.86%、“麗江古城”71.43%。除了以上品種,漲幅超過70%的還有“寶鼎”(無齒)70.45%和“寶鼎”70.21%。漲幅在60%以上的品種有10個品種,它們是“武陵源”、“樂山大佛”、“聊齋(三)”、“桃花塢”、“聊齋(一)”、“孔雀”、“四郵聯”、“君子蘭”、“炎帝陵”、“萬國郵盟”。漲幅在50%以上的品種有13個品種,如“嶗山”、“王昭君”、“百合花”、“武當山”、“青藏鐵路”、“桂花”(無齒)等。
70個品種中,有35個品種的漲幅在50%以上,占總數的一半,多達91.43%的品種都有上漲,由此可見此次編年小型張上漲范圍之廣,漲幅之大。投資這些品種的郵人無疑都得到了一定的回報。
近日“賣掉股票買郵票”,成為集郵論壇的熱門話題,談到新資金進場首選哪些板塊,有人總結必須是:1可以買到量的;2買賣差價不大的;3交投活躍的;4.兌現方便的;5.有人氣的。
小型張板塊具備了這5個條件,因此從4月28日至5月初,場外資金突然在郵市大發神威,大肆收購各種型張,買單都是要量的吃貨,不在乎幾毛的差價,他們要的是籌碼不斷的增多,使這個板塊整體上了一個臺階。
5月18日以后,由于股市散戶的推動,股市行情仍在節節升高,5月23日,上證指數達到4165點新高,“膽大的”股市新人,果然又在賺錢了。部分準備轉戰郵市股民,又回到股市,郵市因此呈現盤整。我們相信這種只有賺錢沒有賠錢的股市瘋勁總有清醒的時候,郵市的大行情一定會到來。在未來的郵市大行情中,入市的新人照樣會從“盒一手”的類似股票的型張開始,奮力推進一波又一波的上漲巨浪。
來源: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