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在10多年前懷揣著同樣資金的朋友,后來一起來到了郵票市場。10多年以來,一個是將自己變成了職業郵商,以函購業務作為立足市場之本,并且是生意興隆;一個是在高位追進郵票一直捂住不放,結果是使自己的財富大幅度縮水,飽受煎熬;一個是專門參與短線的操作,十之八九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成為短線高手;一個是見郵票已無潛力可挖,便清倉出局將全部資金投向了人民幣紙幣,不僅郵票上的損失得以彌補,還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經濟實力。
他們可以說都是聰明人,當初很難分清誰優誰劣,可10年之后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依筆者的愚見,在他們進入郵票市場作出第一個投資方向選擇的時候,成敗基本上已經注定了,其根源就在于思想方法不同,由此產生的對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就不同,其差異也就越發顯著。在市場中進行投資,比的不是誰財大氣粗,誰如何勤奮,而是比誰的看法更符合實際,誰能更早地洞察到并從中抓住難得一見的獲利機會。
同樣一件事情因思想方法不同,10個人能得出10種結論,只有最符合市場實際的人才能夠成為大贏家,近似符合市場的人次之,離市場實際越遠的人虧損面就越長。面對一直沒有起色的郵票市場,有人執著于跟風炒作“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等這徉的熱門品種,期望在短時間之內獲取暴利;有人卻在20元左右選擇了“鼓浪嶼”、“網師園”等2003年小版張,以期獲得穩定的收益;有人專門喜好在1.5元的價位附近吃進新郵資片,就不信它沒有高額的回報。面對同樣高漲的市場,有人期待更加豐厚的利潤,有人看到的卻是將要散去的宴席。
人們常說勝負就在一念之差,表面上看就差那么一點點,可在思想探處卻是相差十萬八千里。比如說,投資者甲在20元買進了“鼓浪嶼”小版張,而投資者乙則在20元價位買進的是“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兩者在水平上的差異絕非僅僅體現在目前60多元的價差上,而在于對全局性的駕馭上。思想方法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一個投資者的成敗。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周鳳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