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長時間沒發帖了,一是文筆不好,二是行情不溫不火,也提不起興趣來.說到行情不溫不火,到給了我些許啟示,我等隨時關注市場的都找不找激情燃燒的感覺,何況那些場外的準投資者呢?我們常說要吸引場外的投資者,吸引社會上的游資,只有這樣,跨世紀的大行情才能不期而至.但憑什么呢?就憑漲一天調整一禮拜的"慢牛"行情?呵呵,癡人說夢嘛.
"暴漲"行情的觀點,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綜合一下,反對的聲音無非有兩種:暴漲暴跌論,長線是金論.
首先,"暴漲暴跌論",暴漲必定暴跌,不把暴漲以后的事說清楚,別提行情.持這種觀點的人,我認為就是沒腦子.十年的低迷,集郵人口銳減,市場型同虛設,人們的熱情遭受空前的打擊,問題的結癥,估計地球人都知道.現在郵政改革,煤體的重新關注,國家定位郵市為"僅次于股市的第二大投資市場",這一切的一切,促使郵市發起一波大漲,暴漲的行情過分嗎?撥亂反正,體現價值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嗎?要我說,郵市即將經歷的不是什么暴漲行情,而是一次高調亮相,告訴人們郵市的存在,郵市的崛起,集郵的魅力所在.要說暴漲過后,當然取決于國家和郵政對一系列郵票發行和使用的新政策的落實程度:過期銷毀,窗口發售等如果得以落實,你認為還會有打折,市場還會暴跌嗎?反之,天量郵品重現江湖,別說慢牛,病驢也別想.
至于長線是金的慢牛論,我認為就目前也不可取,大家都知道,每每大行情都離不開莊家的推波助瀾,才使得行情得已展開進而向縱深發展.但資金的流動性,趨利性又決定資金不可能再某一版塊長時間駐留.很多人指望郵市現階段走十幾年的慢牛行情我認為不現實.普通投資者可以每年買個幾本幾十本年冊,柜子一鎖,每年升值個百分之3,4十,退休多分生活費,將心比心你想過莊家,想過郵市現狀嗎?主力帶來得是什么?是真金白銀的巨量資金啊,你指望人家每年提心吊膽的賺百分之3,4十和你耗十幾年的慢牛啊,這樣的"雞肋"行情又幾個莊家喜歡,又能吸引多少資金啊?你在看看市場,缺資金,缺人氣,缺掙錢效應,缺全民參與的熱情.可以說是百廢待興.現階段,只有通過持續的大漲,暴漲,形成全民參與的場面,才能彌補市場的不足.大資金只能是導火索,而不是永遠的依靠.懷疑大資金出逃帶來負面影響的我只能給你打個比方:你不能指望素為平生的人為病人義務鮮血后還贍養終生吧<呵呵,把莊家說的太天使了>.大漲過后,我們更要繼續維權行為,監督健全郵政體制改革.只有那樣,暴漲過后才不會出現暴跌,人們期待的慢牛行情才會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