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幾度沉迷,身心都遭受損傷后,讓涉足郵票近一輩子的資深郵人謝元宏,對集郵總算有了清晰而堅定的認識。
眼下已是古稀之年的謝元宏,10歲便開始集郵,至今從未間斷。
1998年春,從北京監獄管理局退休后,謝元宏開始花費大量精力在郵市上。憑借多年的集郵資歷,謝元宏陸續在一些公共刊物上發表郵評。
就在這一年,謝元宏預測郵市在1999年后,將一掃1997年春天郵市頂峰后持續走低的大盤而重新活躍起來,步入郵市的繁榮期。
謝元宏作出這一判斷,有他充分的依據,這一依據是,1999年將在北京舉辦第22屆萬國郵聯大會和’99世界集郵展覽。
他相信通過盛大活動的帶動,集郵事業一定能夠獲得新的發展契機,郵市也能夠繁榮起來。
于是,謝元宏開始逐漸建倉。
1999年,萬國郵聯大會和世界集郵展覽如期在北京舉行。這一年,媒體做了許多相關報道,一些海內外媒體也邀請在集郵圈內已小有名氣的謝元宏做節目。
“郵展有期,商機無限”,這是謝元宏當年在接受北京電視臺專訪時的節目名稱。“正如這一名稱所講,我當時就認為賺錢的時候來了。”謝元宏自認為郵市的牛市將到來。
1999年至2001年間,謝元宏先后向郵市里投了十幾萬元錢,這些錢不僅包括自己和老伴多年的積蓄,還有向老戰友的借款。
然而,這兩年郵市是賣郵的人數多于買郵的人數,集郵的人都想趁此機會把手里的貨出掉。這樣一來,郵市的行情可想而知,仍是萎靡不振。
這一時期的謝元宏禍不單行,除了套牢在郵市中的投資外,他又遭遇一件對他打擊不小的事。
2001年,謝元宏任職于北京馬甸郵幣市場,負責其市場的宣傳工作。
在這期間,出于對市場內一商戶的信任及對郵市的信心,謝元宏借給該商戶6萬元用于炒郵。
該商戶炒的郵品是紀念封和紀念片,這兩樣在郵品行列中算是比較邊緣的品種,風險較大。
2002年春節過完之后,當市場里的商戶都開業時,該商戶卻沒有出現。這一情況,讓謝元宏急了,他開始聯系尋找此人,但未果。
面對自己積攢的錢打了水漂,再加上自己被套牢的十幾萬元錢,謝元宏心急如焚。這時,老伴也責備他。面對種種壓力,他開始上火,且伴隨著耳鳴。沒想到,耳鳴這一種癥狀從此便一直纏上了他。現在的謝元宏聽人說話,得離人很近,且對方說話的聲音還不能太小。
還算幸運的是,謝元宏翻閱卡幣市場內關于該商戶的檔案,通過該商戶的身份證復印件了解到其所在的住址,并先后向該地址寫了五六封信,最終,謝元宏得到了回信。
該商戶回信說,只要他活著,就會陸續還清謝的錢,現在每年謝元宏都會得到兩三千元的還債,“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這筆錢能否徹底還清。”謝元宏笑著調侃道。
還有一件事也讓謝元宏一直擱在心里,至今難以釋懷。
1999年世界集郵展覽會在北京舉行期間,組委會發行了一套紀念郵資片,發行量為10萬套,雖說郵品不是國家郵政總局發行,但由于該組委會領導由當時主要國家領導人擔任,謝元宏看中此點,一下子購買了兩三百套,每套40元。
但郵展過后,國家郵政總局便不承認該紀念郵資片的合法性,這無疑是對該郵品判了死刑。
之后,該紀念郵資片是否為正規郵品的討論聲,一直在集郵界里未停止過。雖然一些持有該紀念郵資片的郵人試圖努力讓其得到國家承認,包括給國際郵聯主席寫信且得到其承認該郵品為正規郵品的回信,但最終還是徒勞。至今,這些紀念郵資片還躺在謝元宏家的抽屜里。
因還債等方面的需要,謝元宏逐漸將一些套牢的郵品出手,原來建倉時,四五萬元購進的貨,不得已只能以一萬多元出手。謝元宏給自己算了賬,發現自己的退休工資還補不上被別人拿走的和已經套牢的資金。
從2006年開始,郵市似乎又開始升溫,老票(1992年前的郵票)走勢不錯,炒新得到了一定遏制,老郵品擺脫炒新的羈絆,不管新的熱門品種是漲還是跌,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對此,謝元宏認為,也許這就是郵市健康發展的方向,是新市場的雛形。
對于現在郵人們寄希望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能拉動郵市的重新繁榮,謝元宏因為有了之前的教訓,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為把握不準,所以沒有跟原來一樣大舉入市。”
4月30日,記者在北京西站郵幣文化市場見到謝元宏時,他告訴記者,這兩天的郵市“無量空漲”,有些不正常。
謝元宏認為,什么事情,一經人為炒作就麻煩了。集郵是一個自由增值的過程,不是靠炒作來增值,而現在的郵市所顯現的繁榮跡象,并不見得是集郵人群的增多而帶動的。
由于郵市的資金存量相對于股市要少得多,容易被人為因素影響,“我說這些話,有人要罵我了。”
謝元宏從1998年冬開始,一直堅持為不同的刊物、網站寫郵評,“我寫郵評一直都是實事求是,自己看錯了就是看錯了,但絕不唯心地說話。”
謝元宏跟記者分析了1999年后郵市幾次大的波動行情:
2001年三四月份郵市出現了“井噴行情”,整個郵市都往上漲,這是由于自1997年來長期低迷的郵市到了該漲的時期,但這是郵商自己內部的炒作,之后,郵市又回落到原來的行情。
2002年6月18日,國家郵政總局發行郵票《大足石刻》,由于該郵票題材好、發行量少,一經面市后,便直線看漲,同時也帶動了郵市的行情,但這仍是曇花一現。
2004年春季,第三輪生肖票的首套猴票發行,郵商借機熱炒,其16元面值的版票被炒到24元、25元,同樣的是,這一熱炒也帶動了整個大盤上揚,這一年被稱為“激情行情”,之后市場同樣回落。
直到去年,炒新郵才逐漸得到一定的遏制,“一些郵商自己都害怕,心有余悸。”對于炒新郵的風險和危害,謝元宏分析道,自1992年后,國家郵政總局擴大郵票發行量,出現了大量的打折票,炒新開始盛行,但炒新是一種高收高賠的短期行為,對郵市的繁榮沒有任何益處,而且還會傷害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心,從而引發他們的退市,給集郵事業造成危害。
而對于從去年冬季開始漲得過快的老郵票,謝元宏說,這也是不正常的,正常的郵市應該是慢牛似的扎實地上漲,而且這個漲是建立在集郵隊伍的逐漸壯大,集郵事業的真正繁榮基礎上,而不是人為炒作上。
“畢竟,集郵主要目的不能是為了賺錢,而是陶冶情操。只有集郵愛好者的增加,郵市才能真正繁榮起來。”謝元宏說。
投資郵品需知道
選題材好、印制美、消耗量大而存世量少、有群眾基礎而價位適中甚至偏低的強勢郵品。對待郵品種類上,不求多,有幾種就夠了,但每種要有量,最好是原封的整箱、整包或百版連號的郵品。
如果買整箱的郵品,要先查看是否拆開過,即便是原裝的,為防萬一,也要打開查驗,以防有假。確認每包的流水編號是否相連,全連的為上品;如有一包或幾包屬于斷號,則說明賣主曾拼湊或調包,應對其品相與數量重點檢查;斷號或是摳了流水編號、開過包或箱,這些都是討價還價的理由,視情節輕重開出不同的價錢如是小型張,還要查看每盒的四角是否舒挺如初。在日常交易中,常有人將有毛病的整盒小型張或版票或小本票混在同一箱中,利用買貨者的粗心大意蒙混過關。
如果買整包、整條、整盒的郵品,仍要看是否是原裝貨。比如有人看到整條小本票比零散的價高,就將零散小本票用兩硬紙板夾好,再用塑料紙包裝,以圖賣個與原包裝小本票一樣的價格。對于小型張,即便看似原裝,如無確切把握,還是打開查驗,以免塞白紙類的故伎重演,還可以通過清點,查看有無毛病。
對于整百的小版票,最好要百版連號,還要慢慢清點查驗,以防數量不夠,或里面的票品有折痕、汗漬、污點等毛病。如果時間緊迫或周圍環境不允許慢慢查驗,也要做到正反兩面清點兩遍,邊點數邊審視每版品相。如“載人航天”小版票極易因受潮發生粘連,使品相受損,如不親自查驗,極易疏忽這一毛病。
碰到出價很低的貨要小心、別貪心。物美價且廉無疑奠定了贏利基礎,但天上不會掉餡餅,賣的總比買的精。這低價的貨,是不是掩蓋著品相上的毛病呢?可不能圖小便宜吃大虧哦!如實在想買,除了自己仔細檢查,不妨另請高明,幫助驗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