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王皓
隨著各種通訊和物流方式的發展,郵票的“郵資憑證”功能大為減弱,同時造就了一群專門使用打折郵票支付郵資的“貼票族”。昨天,記者在馬甸郵幣卡交易市場看到,許多“貼票族”擔心郵票發行政策改革后打折票越來越少,紛紛趕搭收購末班車。因此,雖然價格比“五一”前有大幅上漲,打折票交易卻依然火爆。
“郵票還能打折?”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郵票可是歷史悠久的“硬通貨”。不但珍貴郵票能成千上萬倍地升值,就算是面值0.1元的郵票,只要還沒蓋過郵戳,郵局永遠得當0.1元來收,從來沒見郵局賣新郵票打過折。
但是,記者昨天在馬甸郵幣卡市場看到,有多家柜臺以銷售“打折郵票”為主。在這里,部分上世紀80年代后期、90年代郵政部門過量發行的郵票,如2000年發行的特種郵票、面值8元的“春節郵票”小型張,6.4元即可買到;90年代中期的一些普票,0.5元的0.41元就可以買到,0.3元的賣0.28元。只有0.1元、0.2元的普票現已不打折。記者了解到,從年初以來打折郵票的價格在不斷上漲,以“春節郵票”小型張為例,去年底4.2元,4月初5.7元,現在漲到了6.4元,其他各種打折票價格都在上漲,而且“貨源”越來越緊了。
一家打折郵票專營攤位的老板史先生告訴記者,來買打折郵票的主要是三種人:一是大學生為了申請國外獎學金投遞大量簡歷和推薦信,一個學生可能要同時申請一二十所學校,每份資料大約要三四十元郵費,總計三五百元的郵費,如果用打折郵票至少能省四五十元。二是一些熱衷于淘寶、易貝網絡交易的個體賣家,異地交易郵局本來就比快遞公司便宜,打折郵票還能再省錢。記者在淘寶網論壇上看到,很多賣家在討論物流心得的時候,都把打折郵票放在省錢招數的首位。三是一些面向外地農民工的小雜貨鋪,批發郵票以后加一點利零售,農民工買郵票有實惠,小販還能盈利。
當記者向史老板詢問打折郵票來源的時候,他說,一是郵局內部要“有關系”,二是交易量得大。“這些攤位一般一次進貨量的面值都在幾十萬元,郵局才會同意內部‘批發’。”但記者通過11185熱線電話向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咨詢,一次買10萬元面值的郵票能打多少折?接線員告訴記者,郵局發行普通郵票只能按照面值價格出售,從來不存在“打折”。
記者又致電成立不久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負責郵票發行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中郵集團作為國家郵票總發行企業,沒有打折外銷的行為。據一位郵票市場資深人士分析,過去較長時間以來郵政部門超量濫發導致部分郵票品種貶值嚴重。目前國家郵政部門已依國際慣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每半年將郵政窗口未銷售出的郵票集中銷毀,一般紀念、特種郵票的發行量現已控制在800萬套以內,較過濫發行時期減少了大約五分之四。因而,從去年底以來,郵市大多數品種都呈上漲趨勢。今后,二級市場的打折郵票將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