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鶴樓下來,由于長江一橋塞車,打的士經(jīng)二橋到崇仁路98號——武漢市收藏品市場。
到武漢郵市機(jī)會不多。市場搬到這崇仁路來后,更是第一次。不免有些生疏。市場兩層。一樓臨街面商鋪多為文化用品店。經(jīng)打聽,徑入市場大門。大門內(nèi)是一個大廳。廳周是文化藝術(shù)藏品,琳瑯滿目。廳中擺著十幾個真假難辯參差不齊的書畫類地攤。
二樓便是郵市。和許多郵市一樣,武漢郵市也是郵幣卡三合一的市場。一個個郵幣卡攤位交錯整齊的緊挨著。感覺好象還是和睦相處,似乎沒有不和諧的氣氛。上得樓來,左側(cè)一個偌大的門面還空在那兒,某某郵社字跡依稀,沒有打掃。不遠(yuǎn)處,掛著集郵門市牌子的門緊鎖。不知是放假還是沒有開過,沒有些生氣。環(huán)顧一下四周,一股郵市大病初愈的感慨油然而生,多少有些令人暗然神傷。
我只對郵票感興趣。不由得在柜臺組成的走廊里來回緩緩穿行。發(fā)現(xiàn)市場雖然品種還是較多,但熱門品種很少。單一品種的量更不足。到幾個柜臺前,只聽到相同的聲音對我說:“有什么賣的吧”?我總是下意識的搖頭。我這才發(fā)現(xiàn),許多柜臺前貼著高價收購票品的廣告。在這些廣告中,上樓梯右手邊的墻上,掛著塊小黑板最醒目。黑板上醒目的寫著要收的熱門品種,編年票、張也醒目的寫在黑板的左下角上。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所以,更惹我的注意。但最令我詫異的還不是這些,而是沒有一個人主動問我“要買什么嗎”?這也許就是行情逆轉(zhuǎn)的原故吧。引得我心中不停暗忖。記得前些年到郵市,只要你一進(jìn)來,那一束束火辣辣的目光,迎著你,跟著你,送著你,甚至有點企求你能帶點好運來,帶點什么走,令你很不自在的情景,今天已經(jīng)在這里蕩然無存了。
因我這次出來純粹是放松旅游,沒有準(zhǔn)備買什么。但即然鬼使神差的到了這里,對有些品種還是有點關(guān)注。比如想要的《王昭君》小型張,柜臺里沒有發(fā)現(xiàn)一封。散的也很少。當(dāng)然,我也想得通,諸如此類,此一時彼一時,誰還象過去那樣不當(dāng)會事的明珠暗投呢。
也許我來的不是時侯,中午可能都吃飯去了。我沒有看見熱鬧火暴的場面。但感覺得出,上午市場火暴過。也可以從那塊小黑板下幾位正在舉杯的紅紅的臉龐上看得出,上午火暴過。市場票品的價格與網(wǎng)上價格相比,略有些差別。我問一位郵商的幾十張《山莊》什么價,他以為我要買,便熱情的說,“11.5元/枚賣給你,外面16-17元了哩”。我只得說:我轉(zhuǎn)轉(zhuǎn)再來。另一柜臺前,正在交易。我湊過去,看見一位郵友找一位女郵商要了7封《炎帝陵》,3封《九運會》。幾乎沒講價錢。很快成交:《炎帝陵》5元/枚,《九運會》4.8元/枚。這比網(wǎng)上亞光的型張報價均高0.1元/枚左右。我不禁感嘆道;郵市的時道真變了!價格變的好快啊。我出來才5天。《炎帝陵》、《九運會》就漲了這么多!
在郵市停留的時間太短。但感到了武漢郵友的執(zhí)著。看到了他們疲倦中帶著興奮,迷惘中帶著堅定,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幢憬。同時看到,許多郵商的柜臺里擺放著電腦,而且都在線,顯示的全是郵市行情、集郵論壇等頁面。顯出武漢郵友的心時刻都連著天下郵市。這時,我才想起在一塵網(wǎng)、郵票互動網(wǎng)、博凱網(wǎng)、母老虎等網(wǎng)上常見到的許多網(wǎng)友的網(wǎng)名:周公護(hù)航、武漢一虹、鄒帆......
拙作《郵中之旅》摘登 2007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