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知道,任何市場都少不了政策面的根本支持,少不了政策面給予一些利好。政策利好是催生任何市場向好的催化劑,是啟動市場向好的信號彈。比如房地產、股市、藝術品市場等,還有我們賴以生存的郵市,任何一次行情的啟動都是少不了政策面的支持,但是,就看我們如何去捕捉政策面給予我們的信號,看我們是否是那些先知先覺的睿智者。我想,在投資市場上,不是有很多政策的利好,被我們所錯過;不是有許多的信號被我們所誤解,最終我們失去了一次次機遇,如此也是我們失去了一次次財富。所以,我們既然想在投資市場求生存,那么我們就必要去捕捉政策面給我們的信號,我們就要更好地去把握政策面給我們的機遇,這樣才能使我們立于不敗之地。
■2003年低迷期,我們與政策利好失之交臂
當郵市進入2003年,政策面已經給了我們一個一相情愿啟動郵市的信號,給了我們一個創造新世紀神話的品種,那就是2003年24全小版張的誕生,帶上非典和神五,大家習慣上已經稱為26全。無論是24全也好,26全也罷,我們姑且不去深究?傊,2003年小版張的誕生,無疑使低迷的郵市盛開了26朵美麗的花朵,給沉寂長病的郵市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也使長期奮戰在郵市的鐵桿郵商和郵迷們看到了郵市新的曙光。但是,因為郵市長期失血而低迷,人們普遍對后市缺少信心,所以后續資金無法跟上,以致出現26全精品小版張淪落為花票。因為諸多原因,也導致了投資者與政策利好失之交臂。
■2004年政策面春風吹來,行情后期萎靡再現
2004年,是一個參與市場的人們難以忘懷的年份。當年春節,因為第三輪金猴的發行,迫于人們對1980年金猴的喜歡程度,2004年國家郵政一下子發行了不同類型的郵資票品種5種,當初國家媒體給予郵市強勢宣傳,有著“郵市第一支筆”的劉格文老師,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表達了政策面對郵市的強力支持。一時,“五猴鬧春”全面展開,一場大行情的預演拉開了序幕。然而,因為郵政當局炒新的錯誤引導,使本已失血的郵市只形成炒新行情,最終行情是曇花一現,市場再次萎靡顯現。
■2005年政策面利好頻吹,行情修復性上行
2005年在延續2004年銷毀郵票的基礎上,繼續高舉銷毀的大旗,高舉重磅懲治郵政內部腐敗的大旗,欲使郵市再現活力。在這一年,郵政對于新郵發行改變了2003年全部小版張發行的模式,改變了2004年少發小版張的思路,2005年全部品種只發行了小版票。如此也使2005年的郵票升值步伐放慢,市場新郵繼續打折。很多看似精美的郵票也沒有逃脫打折的命運,眾多看好2005年的秋季行情的人們卻顯出了失望的表情,悲觀失望的情緒再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其實,2005年是修復性的穩定期,國家郵政改變發行模式,本身就說明政策面的支持是希望郵市向好的,只是行情是修復性穩定地慢行。這也是2006年春季行情逐步展開,使很多人與財富無緣。
■2006年政策面郵政改革,催生行情徹底逆轉
在繼2005年修復性行情的緩慢上行中,政策面進行了有效的控制,進入2006年春季,郵市以老郵票和2003年小版張的行情已經全部展開。對政策面缺少敏感度的看空者,一直不敢進入市場。那種舊有的思維觀念一直困頓著那些迂腐的人們,那時我極力為大家推薦2003年小版張的價值,然而卻有很多人不以為然。更為可笑的是,這里面還有許多經常站柜臺的郵商,對筆者推薦的2003年小版張給予冷漠的一笑。同時,市場也打破了舊有的炒作模式,“把握精品,拒絕炒新”已經成為市場人士的共識。炒新者一時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2006年行情一直貫穿到2007年,直到2007年的4月份,行情仿佛還沒有停止的前行著。但是,即使如此反轉行情,還是有許多投資者沒有把握好,欲想回調介入的觀點始終沒有實現。
■2007年牛市行情已現,權威媒體搖旗吶喊
進入2007年,可以說離2008年奧運日近。筆者毫不猶豫地告訴大家,郵市牛市行情已經徹底確立,這已經沒有懸念。2007年承接2006年的行情繼續上漲,春節前夕,以2003年《網師園》小版張為例,該小版張是從2006年春季從20一線開始上漲的,直到2006年春節期間該張已經上漲到70元一線,其實很多人都在等回落進入,然而諸如該小版張的其他2003年所有的小版張都一直沒有停止上漲。稍微回調就繼續上行,沒有給看空者一點機會,直到現在該《網師園》輕松越過前期高位,順利跨越百元大關,直到現在的125元。值得大家欣慰的是,國家最權威的媒體中央電視臺跟蹤市場多次報道,并給郵市一個定位,“郵市在中國是僅次于股市的第二大投資市場!”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最近,郵幣卡市場全面爆發行情,希望我們大家要好好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可以說,這是郵市特大行情的最強音。
來源: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