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塵網
行情走到今天,有人歡喜有人憂——喜是持貨者、滿倉者,憂是空倉者、半倉者——但我覺得這里的“憂”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對將來的“憂”——中國郵市能牛多久?走多遠?走多大?每個人都在核計著,雖然有的人嘴里不說,然心理似乎已經站在了起跑[貨]線上,但我想說的是,只有正確認清形勢,認清行情的性質,轉變思維,才能洞開財富之門!
現在對待行情無非有以下幾中看法:
沒有大行情,至多是個反彈,或者中級反彈,并能列出一大堆理由來“論證”此觀點,但我想說一句,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做任何事情都能找出理由,小偷搶劫貪污也能找出歪理,秦會殺岳飛還能找出“莫須有”的罪名。
有大行情,但08年結束
走一步看一步、歇夏論,夏天低迷,秋天來行情再說
堅信大行情必來,長久不衰
對此,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許對在圈內人士和后來者會有所裨益。
一、首先把郵市放在中國社會背景和經濟背景來認識
1、認識社會——盛世收藏,亂世黃金。說這句話雖有些老調重彈,但我認為是“小市場,大社會”,我們所做的一切經濟活動無不以社會環境為載體,即使是古代小農經濟時期,物品的繁榮流通也是盛世的標志,何況我們現在處在高速發展的商品經濟社會。我認為當今社會是建國以來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第二個“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雖然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社會還是滾滾向前——不發展哪來的問題呢?關鍵是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外部——中日關系溫總理融冰之旅達共識,深藏若虛、韜光養晦、有所為有所不為東方智慧式的外交政策為中國發展贏得比較好的國際環境,內部——親民政策惠風和暢,反腐力度加大,08年奧運,09年建國60周年,10年上海世博會,無不證明現在的中國是穩定壓倒一切,無不證明中國現在是和平之年,“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以收藏既是藝術修養鑒賞高雅精神境界,又是保值增值的商業行為,而這種行為就是建立在和諧繁榮社會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說這些并不是杞人憂天,來操胡書記、溫總理的心,而是收藏市場、集郵事業的必要條件。
2、認識市場——商機無限,潛力無窮。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來,把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展現于全球,把世界上最大的商機留給有能力有眼光有魄力人士和公司,你不占領,總有人來占領——制造業、房地產、IT業、汽車、直銷、通信、醫療、保健品、化妝品、服裝、證券、餐飲[如麥當勞肯德基]、收藏、娛樂、物流、奢侈品……自己想吧,各行各業無不從中國攫取了巨額財富,多少個全球500強企業把研發中心、生產基地落戶大陸?美國也好日本也好歐洲也好,難道他們真的希望中國強大嗎?非也,關鍵是他們不想放棄中國這個巨大市場和無限潛力!而如果把集郵事業放在中國13億人口、放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上,顯得多么微不足道,任何行業都能利用中國市場發了大財,而惟獨郵政掌控下的集郵事業,卻放棄了這個巨大市場,造成郵市老太太拜年,一年不如一年。往事不堪回首,來者尤可追,歷史把郵政推向了市場,歷史也賦予集郵事業重大機遇,我想,作為郵政不能守著金山要飯吃,而應該抓住這個契機,收復失地,還中國集郵事業藍天!
所以說,首先郵政需要一撥大行情!
需要一撥大行情來消滅打折票,重塑華郵形象,來給政府、人大和全國人民一個交代。
需要一撥大行情來與己有利——作為一項長久穩定收入,作為綠色經濟增長點,過去郵政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錢向國家要,而現在是自己立家過日子,應該考慮如何把日子過得紅火,如果郵人不回歸,沒有行情,那郵票賣給誰呢?與國有利——減輕國家負擔,與廣大集郵愛好者有利——保值增值,平息民怨。
需要一撥大行情來喚回人心,回歸廣大集郵愛好者——振興中國集郵事業。
中國郵政市場化之后面臨著巨大機遇和挑戰,郵政在市場中具有獨特性和優越性,其他方面我們不談,單集郵這一項就沒有任何競爭對手,試問除了“中國郵政”,其他哪個國家、哪個公司有權在中國境內設計印刷發行郵票?所以在這點上,“產品”[郵票]絕對具有壟斷性、唯一性!但壟斷并不代表為所欲為,并不意味著違背客觀規律,亂砍濫伐,竭澤而漁!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回憶一下97大潮如何崩潰的?一是錯誤發行政策,不顧市場承受能力,盲目加“量”,二是價“高”郵品抽血套人,如金箔張,三是腐敗炒新——新貨老貨開閘泄洪淹沒市場。所以違背規律就要遭到懲罰,造成十年漫漫熊市,國家受損,郵政受損,郵人利益受損,當然腐敗分子照樣花天酒地!
還有就是“產品”[郵票]運做的低成本性,一是設計印刷發行不需要很大成本,印量越大,成本越低,二是哪個公司開拓市場不需要巨資投入?什么媒體、廣告、辦事處、人才招聘、選址、培育市場……等等,而郵政全國一切網絡網點是現成的,消費群體也是自投羅網——只需要給政策就行了,政策對頭了,消費者、集郵者就會源源不絕而來。
而今既然走向市場,就要善于利用這個唯一性,依托中國龐大的無限的市場,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這就決定了郵政不能重復過去計劃經濟模式的老路。至于如何運做,有些現在已經做到了,如由國家買單實現了零庫存,讓集郵者永遠無后顧之憂;按需供應郵票,過期銷毀,運用市場經濟杠桿來調節發行量;動用央視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來造勢宣傳等等——昨天下午不是還到馬甸采訪了嗎?但在許多方面我認為還做得不夠,如政策穩定、放大格局面向國際國內市場、樹立金牌意識、立足長遠,永續經營等等,在此不想展開[如果感興趣朋友,可以參考一下面的《為中國郵政進一言》,是今年元旦寫的,因為感覺不是很成熟或者說不完整,所以沒有貼出來,今天拿出來權當本文的參考或補充吧]
3、認識行情。認識行情性質,我認為無非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行情上漲的動能組合和大小,二是下跌的成因。而基于以上分析,這撥行情與前三次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決定行情崛起的客觀條件與97有著本質的區別——主要就是郵政體制發生質變!另一質變就是郵政零庫存!這是經濟體制改革賦予我們千古未有的重大機遇,換句話說若在原有的體制條件下,以后永遠不可能再產生97那樣的行情,所以就出現了01年、04年反彈行情——幅度小、行情短!雖產生了大反彈,但隨后暴跌。第三方面的質變,就是幣卡變化,三版紙幣、二版八分幣完全退出流通領域,已經先于郵票引發了幾年的收藏熱潮,而且方興未艾。磁卡更是沒有任何壓力,完全進入文物收藏領域了,而97大潮時的紙幣和磁卡都和郵票一樣,遭到了庫存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我認為從時間跨度、郵政改革、人們心理信心、經濟發展等各方面來看,即使沒有08奧運,同樣會爆發大行情,只不過奧運是導火索、催化劑。再看下跌成因,我認為郵政如果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那么將來的行情就是以市場杠桿來平衡,利用市場自身的調節能力運做修復循環,所以根本不會出現人為的暴跌!為什么這樣說?一是“老郵”已經沒有能力反撲,在沒有重大社會變革的前提下,絕對不會出現所有人擠兌的情景,二是新郵擴容的壓力,因為是按需供應,所以我認為只要我們不炒高——就是不給腐敗分子機會,就是不讓市場貧血,就是讓新郵慢慢成長變老,這樣新郵就會由市場中的老人和新人全部消化掉!而13億人作為后備力量,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而不象股市一個新股就是多少個億,先發行出來,再進行消化。所以說央視宣傳郵市是中國第二大投資市場,其與老大哥相比還差得很遠,至多是個幼兒,成長空間無限!
還有,就是對行情發展階段性的認識,我認為現在行情還是剛起步階段,這點與老黃的觀點有些不同啊,哈哈,前晚在跟老黃的帖子里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十年枯枝吐新綠,萬縷幽香撩人心!行情剛開始發芽,離長成參天大樹還早著呢,紙幣雖脫離大盤飛天,但紀念幣剛剛啟動,磁卡距離文物價值還很遙遠,JP、TP、PP、FP、票、型張、大小版等各個板塊還沒有完全走出或剛走出地下室,只有0304小版做開路先鋒殺出一條血路來,至于金猴、梅蘭芳、老紀特、文革票等那是給大家樹立旗幟,樹立標桿,樹立努力方向,其前景和價值不可限量!各地郵市剛剛睜開朦朧睡眼,所以我認為現在的郵市就象上個世紀80年代,或者說92年南巡講話時候,剛剛有小部分人看懂并首先小富,大多數人還沒有品嘗到勝利的果實,所以是初級階段,根本沒有達到“小康社會”呀。
另外,從量能組合來看,長短線、大中小資金俱有,尤其是長線資金、大資金首先考慮的是安全性,首先研究的是政策!中國剛一改革開放為什么有許多外資不敢大舉進入?就是不了解中國政策,所以出現最頻繁的新聞字眼就是“堅定不移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的方針”,一百年不變,讓外商心中有底。英特爾25億美元投資大連,成為亞洲第一芯片生產基地,如果對中國政策和環境不了解能有此大動作嗎?朝鮮為什么外商不敢輕易去投資,就是因為政策不透明或怕政策有變,怕有政治風波,所以包括大陸等外商慎之又慎。金猴也好、梅蘭芳也好文革票也好,需要多少億資金推動?那可是實實在在用錢做上去的,不是用嘴喊上去的!奧膠主力介入已一年有余,控盤的是550萬版發行量,需要多大資金和勇氣?這十幾年來我們恐怕還沒有看到介入如此之深、之久的長莊吧?如果大資金對政策沒有信心,敢做此舉嗎?其次才是考慮利潤率,如果對投資效益胸中無數,主力們不會上百萬、幾千萬的投入吧?從涉及的板塊和品種來看郵幣卡所有正規品種全部啟動!從輻射廣度來看,是全國齊動,而不是局部的、京滬的孤軍奮戰,因為網絡世界友情郵情一線牽!現在是小試鋒芒,一旦擴散開來,激活老郵條,哈哈,那家伙!回馬槍殺回來,其“報復”心理、其烈度、其影響力不抵核裂變吧?[現在場內人士回想一下,自己已經影響了多少人投資和關注就知道了]
二、我們如何面對大潮?
1、轉變思維方式,掃除誤區,達成共識
行情超97是鐵定的!暴漲是肯定的,因為能量積蓄太大、太久,用暴漲來激活已經休克的郵市,暴發過后只能運行到平穩期,由暴利階段——薄利階段,最后象國外一樣進入收藏領域。所以暴跌論不成立!97發行香港金箔,難道08還會發行天價、天量“奧運金箔”?郵政不會無恥到那個地步吧?退一步講,假使發行了某種短腿圈錢東西,那么我們這些身受其害老人們,也應該火眼金睛,充分發揮網絡的影響力,讓它對市場的傷害和影響降到最低!不讓請君入甕的把戲得逞!所以說,08之后絕不會象97香港回歸之后一片狼藉,國家不會讓悲劇重演!08終結論不成立!歇夏論也必將打破,歇夏論是十年熊市中人們形成的習慣思維和心理,也是空軍制造煙幕的工具,有句笑話“大棚把季節搞亂,關系把程序搞亂,級別把能力搞亂,金錢把官場搞亂……”,為什么郵市就不能反季狂飆呢?即使06年那樣的熊市——與今天相比,不是也沒有歇夏嗎?市場冷氣開放,成交環境改善,畢竟不象過去的馬路市場,看老天爺臉色行事,網絡交易突飛猛進,相隔萬里,鼠標一點,交易成功,何談歇夏之有呢?所以歇夏論休矣!
2、精誠團結,共創輝煌
市場不是一人做起來的,你的胸懷有多寬廣,你的事業就能做多大。大潮來臨各個品種、各個板塊一個都不能少,選什么品種全憑自己眼光和造化,能賺多少財富,憑勢力憑水平憑運氣,厚此何必薄彼?難道每個板塊或者品種之間非得是“不破不立”關系?不是共同求榮關系嗎?同在一條船上,何必互相攻訐詆毀?把其他品種砸趴下,難道你就能獨善其身?任何板塊上漲我們都應該喊萬歲,畢竟有人賺錢了,下一個該論到我了呀,所以共做一種“勢”,共聚一口“氣”,獨木不成林,獨戶不成村,宣傳一塵網站,凈化論壇,吸引新人,呵護新人,不誤導新人,做大做強中國郵市。
3、轉變操作手法,效益最大化。
說到操作,我經常和朋友們說我是紙上談兵,現在只是把自己的理解說說。市場是公平的,機會面前,人人均等,但肯定會有人成功,有人不成功,但并沒有指定誰成功,并沒有限定成功的名額。牛市啟動初期,必定會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先跑的人——上漲幾元,就說該回調了,因為十年熊市在他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習慣了見利就走,見“好”就收,拋出去之后就等著回調,甚至等著深幅回調再抽回來,而市場卻不按照他們心中的路線圖來走,03小版在京滬市場不就出現了斷檔了嗎?隨著行情的深入,將來會有更多的板塊和品種在京滬市場重演這種現象,因為全國郵人全國熱錢圍剿現有的不可再生的資源,能不出現資源枯竭嗎?所以我認為將來馬甸、盧工、一塵網站就象滬深股市一樣,只是一個交易平臺,反映的京滬指數、網絡指數,三大指數互相影響,互相參照,所以郵商也必須存貨、捂貨,否則會無米下鍋,空望行情飛升!差價小錢也掙,捂貨大錢也賺。我們也要理解郵商,每天幫助交割,發布信息,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并付以報酬。牛市的煩惱來自于底氣不足,來自于不能當機立斷,而行情就是在你的觀望猶豫中上升、上升、再上升,所以牛市必須用牛市思維,頻繁倒騰會擾亂心態,增加成本。牛市走勢卻用熊市思維來操作,豈不犯了刻舟求劍的錯誤嗎?
哈哈,好久沒有寫東西了,居然羅嗦了這么多,還覺得意尤為盡,耽誤大家時間了呀,想必象行情一樣憋地愈久,爆發愈烈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行情來了,非有大思維、大眼光、大格局、大手筆莫屬!
郵市水深,浮起千丈大船,暖風勁吹,翻卷萬里狂潮。十年前的4月1日,是中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今天,是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同樣是大提速,但97最高80公里——140公里與今天追風時速——超過200公里!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也許是機緣也許是巧合也許圖個吉祥吧,今天中國郵市和諧號列車,也承載著千百萬郵人的夢想和希望在提速、再提速!風馳電掣之速,雷霆萬鈞之力,排山倒海之勢,你感覺到了嗎?還在“春眠不覺曉”中嗎?“春宵一刻”雖“值千金”,但別誤了上車呀。最后篡改一首,聊做結尾吧: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利好。
日夜漲潮聲,
財富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