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關于炒新的爭吵不斷,由不同看法、爭論發展到對抗,以至出現漫罵和人身攻擊。就我
個人看法不外呼以下幾點:
1.首先是一個字"利".古人說:無利不起早.因此沒有利益的地方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2.關于"炒新"的說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就我所知從85行情至97高潮時沒有此說法,好象至02年也提的不多,主要是從03年后網站的興起,人們有了說話的窗口,在論壇上發表看法,人們在一次次對油棕和新郵的希望中又在一次次失望和失敗中開始反思,這時候才開始真正抵制新郵反對炒新。
3.為什么有人喜歡炒新.首先還是為利,并且是暴利.從85熊貓、87水一、88三一、90盼盼一直到96、97的桂花、寶鼎;還有后來的春節、建黨、永樂、航天等等舉不勝舉。在97前那一套郵票不是剛發行就高于面值,沒關系只能去市場高價買,因此喜歡新郵也就不足為怪了。
4.為什么又有人反對炒新.我想地球人都知道,這幾年油棕變化多端、層出不窮地發行各種各樣的東西,在大盤啟動無望的情況下,只能來一個炒一個套一批扔一個,接著再來一個再炒一個再套一批再扔,這樣周而復始地惡性循環,把大家炒窮了炒怕了,把市場炒跨了,大家反對也很正常拉。
5.產生的原因。我想這要從郵電分家開始說起,在分家前集郵只占郵電業務的很小部分,可以忽略不計,那時侯的大頭是固定電話和后來的手機業務.分家以后的郵政只剩下包裹、快遞、儲蓄和集郵等業務了,由于包裹快遞的民營化,此業務巨減,而集郵業務正好相反,集郵隊伍的壯大拌需著集郵業務的巨增,這時候的集郵業務已經由老小變老大了,郵政看著當年的兄弟移動電信吃香喝辣,自己卻原地踏步,怎么辦?怎么創收?怎么向兄弟們看齊?不能怪郵政黑,只能怨我們傻,我們有一批又一批的不怕流血不怕死的勇士,在郵政的槍林彈雨中倒下一批,再倒下一批,從97時的一千多萬隊伍剩下現在不到兩百萬人馬還在堅持,我們要向這些勇士們致敬!這幾年郵政可沒少在槍彈上下功夫,各種新式武器應有盡有,首先從發行量開始一千萬變兩千萬再到五千萬上億,行不通了,再從面值開始五元變八元在到五十元還不倒,那就在加個硬紙片變一百五,還是沒有倒,那就換武器;大版不行換小版,方的不好來三角的,背膠不好拿換不干膠,總之油棕只有一個目的斂財斂財再斂財,這么好的金礦是不會放棄的。
從以上幾點我們不難看出我們背后有一只巨大的黑手在操縱著,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因為制度體制沒有根本變化,換個牌分個家是不會改變他們貪婪的習性的。因此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如何把握這難得的歷史機遇,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量力,把市場做大做強,所以任何無謂的內耗都是沒必要的。當然對一些新品種、新操作方式有不同看法和爭論也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要有理智和智慧,更不能缺少耐心。
從屬個人看法,不到之處,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