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自2004年以來,一直呈現慢牛向上的情景,無論是郵票商、錢幣商,還是磁卡商,都賺得盆滿缽滿,眉開眼笑。價格的漲幅有多大我們不必再細細列舉了,單是北京萬家馬甸郵市一地,這幾年郵商一直在購車買房,絡繹不絕,寶馬5系和奧迪A6已有數輛,中檔車更是不可勝數,但是不少人還是在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郵市再像過去那樣,郵市人山人海,郵人摩肩接踵,以為那樣才夠得上大行情,其實這種現象很有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了,而我們會在這種溫暖而非炎熱的氛圍中度過了郵市的第五個高潮。 關心郵市發展進程的郵人們或許都在心目中有個這樣的清晰輪廓,或是一個時間表,郵市的前四個高潮分別出現在1985年、1991年、1997年和2001年。其中1997年的行情最為火暴,跌得也最為慘烈,一夜之間成就無數千萬富翁,又在一夜之間將他們的資產席卷一空,仿佛黃粱一夢。而時間跨度最長的本次行情,橫跨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郵市上又成就了一批新的千萬富翁。第五次高潮就這祥在不知不覺之中悄然形成氣候,也必將莊不知不覺中悄然彌散殆盡,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喪失了這次投資獲利的絕好機會,眼下節氣北方已過寒冬,而郵市已入春夏。
非要解釋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根由,那么以下幾點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特別是要引起那些還想搭上末班車的投資者們的重視。
一是從1997年到2007年,老百姓手里積累的財富已是不可同日而語,手頭寬裕了,精神生活就要上個新臺階,收藏活動方興未艾,也必然波及“集郵”這個最有群眾基礎的收藏領域。現在集郵者早已不單單滿足于喜歡購買幾本年冊了,而是對設計精美、題材出眾、存世量稀少的品種更加青睞,所以現在市場上越是稀罕品種越是漲得厲害,而一般存量大的品種則在原地踏步。集藏推動是郵市不斷上漲的原動力,也是第一推動力,正因為有了這個扎實的基礎,郵市才有可能在這三四年里長盛不衰。
二是郵市的禮品化趨勢造成郵幣卡全面開花。現在請客送禮,煙酒已成俗套,托人辦事,要是送上一本“文革”票,或是一本高檔錢幣冊,那比煙酒貴重多了,事情自然也就好辦多了。郵市的禮品化造就了中高檔品種全面熱銷的局面,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
三是郵市的網絡化趨勢使得價格更加透明,成交也更加活躍。現在炒作已經不必再集中到京滬兩地的郵市里了,在網上就可以輕松完成。現在到郵市里一轉,無論京滬,還是各地省會的郵市,郵商們幾乎是人手一臺電腦,全部接上寬帶,郵市網絡化已成定局。目前國內集郵圈最搶眼的網絡有兩個,一個是上海的一塵網,一個是北京的中郵網,前者是以炒作批發為主,后者是以零售集藏為主,各有千秋。某郵市網站2006年網上零售額突破1000萬元,一些著名郵市網站每日同時有6000人-8000人在線,均十分火暴,郵市的網絡化格局由此可見一斑。
這些就是為什么行情如此火暴,而京滬兩地并未見到人頭攢動的原因所在,現在人們已不必非到郵市才能買到郵品了,網上購買郵品更快捷更方便,出手也一樣。
郵市已入春夏,我們還在期待郵市有更多上佳的表現,畢竟過去我們已等待得太久太久
來源:炒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