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不少國內同胞肯定都有著和我以前一樣的想法———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大洋彼岸,郵局如今肯定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近年來在美小住,少不得要上郵局,無論是紐約、波士頓等大都市,還是一些鄉間小鎮,進了郵局門卻往往要一怔:嗬,還得排隊!
面對咄咄逼人的網絡通信,郵政的應招往往是“借勢發力”,例如為遏制盜版,美國DVD的網上租借月付20美元就能無限量(每次3部),一兩天就能平信郵來,有的寄出時還會發出E-mail通知租借者。郵政與租借業聯手,郵給租借者的DVD信封套翻轉過來,上面印刷的就是看后回寄給DVD出租公司的地址,對租借者來講郵資免費又方便快捷。生意一興隆,大家有錢賺。
再就是對網上競價購物的“因勢利導”,美國人日常購物如今很主要的一個渠道就是網上,因之誕生“第二職業”,網上競價批量購進或買斷某商品,瞅準市場行情網上售出,美國以此為生的大有人在。于是郵政部門推出了一種“自主郵寄”業務,每月只要支付10多美元業務費,就送你一臺自動稱重計費的磅秤。有朋友網上競價購進一批又一批戴爾電腦的彈性保護套,因屬市場緊俏品,網上加價出售很受歡迎。坐在家中用這種磅秤,一按撳鈕自動稱重后,突突突吐出一張標簽,貼上就能直接丟郵箱寄出,方便得很呢。
更有趣的得數“照相郵票”了,數碼相機普及后,網上沖印數碼照片的業務無疑已經帶動了郵遞業務,但精明的郵政部門又出攬郵新招,批準一些沖印店可以經營“照片郵票”,消費者只需上相關網站,上傳自己拍攝的數碼照片尤其是自己的人像照,并選定需制作的個性化郵票的面值,以及制作的數量(版),幾天內就能收到郵寄來的你自己的數碼郵票了。
來源:海峽都市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