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 看盡蜀風蜀韻
■首套蜀文化專題郵冊《蜀風》在蓉發行
昨日,由四川省郵政公司(原四川省郵政局)發行、夢虎藏品代理發售的《蜀文化與中國郵票》專題郵冊在成都舉行發行儀式,延續了五千年的蜀文化首次憑借專題郵票冊的形式得以展示,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的專家認為,《蜀文化與中國郵票》專題郵冊高度濃縮了巴蜀的山水風情,歷史人文,從郵票欣賞中就可以增進知識,陶冶性情,是近年來郵市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百張郵票囊括四川風貌
樸實無華的硬殼冊子,古色古香的線裝書,沒有繁復的包裝和高調的噱頭,《蜀文化與中國郵票》專題郵冊在成都亮相了。它的內在卻十分豐富,分為人物、風光、文化、經濟、前景展望五部份,從多個視角解讀巴蜀文化,而“講述者”都是一枚枚小小的郵票,該郵冊收集整理了建國以來有關四川題材的郵票76枚,代表四川風貌的小型張、小全張等9枚,還有16張個性化郵票。隨郵冊贈送的線裝書《蜀韻》則介紹了川景、川劇、川菜、川酒,力圖從方寸之間延伸至方寸之外,去追尋郵票外的文化內涵。
在這本郵冊中,你可以了解到,四川人杰地靈,孕育出了世紀偉人鄧小平,朱德、陳毅兩大元帥,詩人郭沫若,他們堪稱中華民族的精英和脊梁:四川風光秀麗,名山大川交映生輝,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九寨天下奇,見證著幾千年歷史的滄桑和變遷。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成就了蜀文化最輝煌最璀璨的歷史篇章,民族藝術異彩紛呈;改革推動四川經濟的騰飛,展望四川的未來,蜀文化和經濟一樣,不僅在繼承中發展,更會在發展中創造出錦繡前程。
■購買者:物有所值
在昨日的發行現場上,《蜀文化與中國郵票》專題郵冊吸引了不少人,其中既有集郵愛好者,也有普通市民。市民王女士準備把它做為禮物送給在北京生活的侄兒,她說看中的是郵冊的豐富內容和健康情操,晚輩們可以從中增長知識,另外,和書籍比較起來,郵冊的增值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某企業行政辦公室的劉主任就出面定下了20套,作為禮品送給外地客戶,目的是讓他們增進對四川的了解,從而聯絡雙方企業的感情。
退休職工陶大爺仔細翻閱了郵冊后,當即買下一本,雖然這筆支出相當于他該月工資的三分之一,但是他認為物有所值,因為這里面包含著76枚郵票、9枚小型張和小全張以及16張個性化郵票,總共票面價值超過100元,其中發行量較少的紀特郵票就有8套,像1984年發行的T100《峨嵋山》每套票面價值雖然才1.30元,但是市場價值已經達到35元,1983年發行的T92《古代文學家》市場價為40元。面值3元的小型張《熊貓》價格已經翻了4倍,這筆賬算下來,陶大爺更感覺買得踏實。張先生已經有十年郵齡,他看中了這套郵冊的設計和裝潢,他稱自己一直在進行專題集郵,但是一直在尋求最佳的表現形式,《蜀文化與中國郵票》專題郵冊讓他眼前一亮,自己從中受到了不少啟發,“這是專題集郵的范本,買回去好好研究”。
●專家:
■郵票是“收藏界的原始股”
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專家稱,集郵有兩種方式:傳統集郵一般是按國家和時間順序收集,專題集郵則是自己選定一個主題,根據主題收集郵票,這已經成為當前集郵的一大趨勢,眼下許多郵展也是專題郵展,表現出了收藏者的獨具特色的創意。
專家認為,就《蜀文化與中國郵票》專題郵冊來講,既可作為收藏品進行投資,又可以作為禮品贈送。郵票向來被稱為“收藏界的原始股”,當前我國郵票市場回暖,又將掀起新一輪郵票投資熱潮。究其原因,一是投資郵票本小利大,有時甚至能達到萬倍收益。例如,原價3元一張的梅蘭芳系列《貴妃醉酒》小型張,如今的拍賣價格達到34500元。二是我國有關部門對郵市的政策性調整,投資前景樂觀。另外,郵票投資不同于股票投資,郵票本身有著很厚重的歷史,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小資料
[蜀文化淵源]
蜀文化從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興起,由于巴文化的興起,逐漸融匯為巴蜀文化,擴大為巴蜀大文化體。至秦漢時期,巴蜀文化又逐漸融匯入中華文化之中。古蜀文化是一個影響范圍較為寬廣的地域文化,它是由一個“中心”、四個“板塊”構成的,即以三星堆文化為中心,并由成都平原、漢中盆地、秦嶺地區和蝸江上游四個部所組成,它在江漢與二里頭夏文化相遇,在陜南與商文化相遇,在渭濱與周文化相遇。
古蜀先民創造了光燦奪目的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是其鼎盛時期的代表。2000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發揮著灌溉成都平原的巨大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是僅有的奇跡。而色彩艷麗的蜀繡蜀錦、“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清幽閑適的茶文化等都是古蜀文化的具像表現,有些還被視為中國文化的象征。
來源:成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