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系列 嚴格地說,2006年既沒有什么活躍品種,也沒有什么強勢板塊。如果非要在矮子中挑長子,“奧運”系列勉強能算上一個。但“奧運”系列的諸品種,從大勢看,走得是一條漫漫陰跌線,其狀態,真有些“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其中“會徽”小版,年末只浮動在88元附近,而年初最高在150元以上,兩者相比,下降了40%以上;“吉祥物”小版市價雖然變化不大,但形態陰不陰陽不陽極為難看。只有“奧運不干膠”小版是個特例,年初25元,年末75元,期間雖有多次反復,但必定是強勢向上的走勢。這也是2006郵市為數不多的花大姐之一。今年問世的“運動項目”不干膠小版和其他“奧運”品種,總體都是以陰跌方式下行,雖每周每月跌幅不是很大,但一刀子一刀子累計下來,依然觸目驚心,讓人感到后怕。
“庚申猴”
2006年,“庚申猴”是郵市升得最快也是升得最高的一面旗。今年年初,它的市價還只在1680元左右,但2006年,它橫掃一切,唯我獨尊,至年末,已經高攀到2400元附近。特別是8月歇夏低谷,都以為它會進行階段性調整,卻不然,不跌反漲,依舊在市場虎虎生威。郵商當時掛出的收購價,由前期2120元起步,3天一小變,5天一大變,至頂峰時,居然為創紀錄的2480元。整版“庚申猴”,也以20萬元的天價在市場成交!案旰铩背掷m攀升,不在于它本身價值的起伏,而在于它為集郵大眾重新找回了集郵信心,也為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局部的穩定作用。
錯風頻吹
郵市年年都有“錯”,年年有“錯”錯不同。今年市場熱的主打錯品,是“奧運”極限片!皧W運”極限片的錯,是福娃貝貝帽子左邊的月牙圖案,“綠”錯為“藍”,屬于設計錯誤。但這只不過是一種傳言,因為在目前見到的吉祥物圖案中,除郵票“吉祥物”福娃貝貝帽子左邊月牙圖案為藍色外,其余均為綠色。究竟是“吉祥物”郵票錯,還是其他吉祥物都錯,官方未證實之前,都只能是一種假設。對于資金主力,只要能把價格炒上去,無論什么借口都可以!皧W運”極限片今年在市場是一蹦三跳的主角,11月初,市價一度從150元高炒到330元左右。但必定獨木難成林,高處不勝寒,于是又從高處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跌下來,到年末,重新回到150元附近。市場人氣稀薄,“錯”又怎能有回天之力?
絹質小版
2006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對于郵市,最大亮點,就是其主題郵品——“文房四寶”絹質小版。由于前幾屆推出的“桂花”無齒、“奧運”雙聯、“中秋”加字等,都有不俗表現,因此市場也寄期望這款新品種能拉動行情。10月中旬,參與者先趕早市,售價20元的郵幣博覽會門票,因可購買“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在市場從110元拉到150元左右。后幾天,京滬兩地的郵市,基本以此為主導行情。月末郵博會開幕,“文房四寶”絹質小版“見光死”,從120元(郵折)一路下行,直到現在的87元左右,裸版的價格,一度下沉到75元以下,后上浮,也只在80元左右徘徊。
雕刻版極限片
2006入冬,市場曾有一撥小熱潮,這就是雕刻版極限片。為首者是“奧運”,但發動者是“長征”,后面搖尾的,則是“武強年畫”。雕刻凹版印刷品圖案凸起,線紋清晰,墨層厚實,顏色凝重,質感強烈,確有震撼人心的視覺沖擊力。中國集郵總公司制作的雕刻版極限片,目前共發行6款,其余為“十大將”、“云岡石窟”和“青城山”。10月,市場極限片熱風起,“奧運”、“長征”最高被炒到305元和110元,“青城山”也井噴至65元左右,“云岡石窟”被拉至55元附近。但11月這幾款品種又大幅下滑,“長征”最低落到47元。12月初,炒家調轉頭,把目光瞄向了發行量只有1.5萬的“武強年畫”,兩天之內,硬把它的價格從36元左右,捧高到70元上下。但曲高和寡,跟風者寥寥,因此也就是一瞬間摸高,后又直線慘落入水。無奈的莊家,又一次陷入自拉自唱的尷尬境地。
郵資調整
郵政資費突然調整,而且調整的幅度高達50%。此次郵資調整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理順郵政資費結構,緩解郵政行業經營困難,促進郵政行業發展和郵政體制改革的深化!蔽覈]資的上調是從1990年開始的,當年平信資費從0.08元調整為0.20元,1996年調至0.50元,1999年上調到0.80元,今年再次調至1.20元。前幾次郵資上調,都帶動了郵市行情的波動,尤其是1991年和1997年,幾乎可以用“波瀾壯闊”來形容。這一次的郵資上調,多少也算是亮點,按比例,郵市價格應該上漲一半。但非常遺憾,市場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細想之下,也有它的道理,此次郵資上調,只有兩個業務品種,一是平信,包括本埠和外埠,二是明信片郵資。而業務量相對較大的印刷品、包裹以及快遞等,卻沒有動。恰恰如此,也無法對市場形成沖擊。另一方面,市場參與各方對郵資上調,也早陷入“愛調不調”的麻木狀態。
新郵預訂
因郵資調整,2007年新郵預訂的時間,較往年有所推遲,但看其出臺的方法,較2006年沒有太大變化。11月17日開始的新郵預訂工作,又逢郵政改制關鍵時期,因而上上下下,都沒有盡到全力。宣傳不足,推廣乏術,也沒有有效的促銷手段。此外,2007年的新郵題材以及形式變化不大,面值有所提高,再加上新郵打折現象依舊,因此也確實不能讓集郵者心甘情愿地把錢送出去。集郵者的這種抵觸,影響到郵市,又推動了郵市的進一步下行。年末兩個月郵市長陰綿綿,與此有很大的關聯。
發行量
2006年新郵發行量,有兩個看點,一是推遲公布日期,二是改革郵票發行量的統計方式,由前期的印刷量,變為印刷量減銷毀量。從公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7套郵票看,發行量較去年同期,有20%以上的降幅。其中最低的“漓江”,只有782萬,已經遠低于1987年發行的郵票。發行量減少,市價走高,這應該是翹翹板的兩頭,但從發行量公布后的市場情況看,并非如此。2006新郵中的幾款強勢品種,“取消農業稅”由85元跌到70元,“航天50年”由31元盤到24元,“中非論壇”從46元滑到39.50元,新問世的“神駿圖”,也從31元落到26.50元。新郵本是郵市人氣聚集的焦點,現在新郵熱點不再,市場自然也人氣散淡,成交寥寥。
歲末之寒
按慣例,每年的歲末,應是一年一度年票行情啟動之時,但市場已全然沒有前些年的熱度;剡^頭看,經過了長達一年時間的盤整,至2006歲末,市場的精力也給耗得差不多了。“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2006,我們確實無話可說啊!
來源: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