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票張是指正在打折的套票與小型張,這是一個郵票中最龐大的板塊,之所以說它龐大,是因為它的數量多,品種雜,面值大,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盤子大,到底有多大,恐怕誰也搞不清,由于這個板塊是客觀存在的,誰也不能忽視它,它的走向與郵票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它是收藏群體最大的板塊,它對郵票市場大盤的影響最大,它的上升標志著郵票的全面走強,它的走強與走弱是郵政政策的晴雨表,是市場熱度的試溫計,沒有打折票這一板塊的整體向上和底部抬高,什么上漲都是空中樓,水中月,基礎不會牢的,也就是說只有把這個板塊處理好了,郵票市場才有望沖出低谷,走向美好的未來。
打折票張如何來
來源之一;郵政低賣:前幾年大量的低價賣出郵票造成的,違反價值規律與郵票收藏規律,大規模的向郵票傾泄打折票張,使50元張,8元張,5元張大大的低于本身的面值,套票的折扣更低。
來源之二;郵人變現:在97年,我國的集郵愛好者人數達到最高峰,據估計,當時的集郵愛好者人數大約在2700萬之上,郵政部門為了滿足廣大集郵愛好者的集郵要求,按當時的訂票人數印了大量的套票與小型張,近幾年,集郵愛好者因各種原因大量的流失,不再收藏郵票了,這些原集郵愛好者為了變現,把自己原來的收藏的92年至2005年間的郵票在市場上大量的拋售,致使供過于求。
來源之三;大戶拋售:在97年的郵票炒作中,也有不少的實力大戶也把這一期間的票張作為炒作籌碼買了回去,現在也為了變現,也在市場上不計成本的拋售。
來源之四;使用不暢:這些郵票在前幾年使用不暢,形成了市場上的大量積壓,郵票打折折扣最低時,50元小型張10元即2折上下,8元小型張為2。4元在3折上下,5元小型張在1。8元約是面值的3。6折上下,套票的打折的折扣就更低了,就是這個折扣還不一定賣的出去。
來源之五;新郵過泛:這么多年的新郵發行量大是眾所周知的,大家者知,不用多說。
在長過十多年的郵票市場的變化中,打折票張如同幽靈一樣,在郵票市場的上空飄來蕩去,在郵商的手中傳來倒去,揮之不去,其尷尬之狀難于言表,但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它,它的存在是確實的,我們切切不可忽視這個龐然大物。要說打折票怎么去呢?有道是解鈴還須系鈴人,我的看法怎么來的,就怎么去。
打折票張將怎么去
去法之一;消耗掉:公眾服務部門應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宗旨,盡快落實全國人大代表楊先龍在有關郵票的提案中的所提的所有問題,要在工作中講誠信。好政策與好方法一定會帶來好效果,好收益。廣大群眾用郵不方便是一大癥結,由于歷史的原因,郵票打折面積大,幅度深,時間長,這些郵票不讓用吧,勢必損害郵票持有者的利益,讓用吧,現在的郵政收入又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看似一對矛盾,不好協調,其實新成立的郵政集團總公司只要從大局而想,為將來而想,加快郵票的消耗速度。進一步完善郵政改革,國家郵政局要加強對郵政業務的監督,郵政集團總公司要在監督之下經營,不要再出現違規之事。
去法之二;收藏掉:一是擴大集郵的隊伍,培育新人加入到集郵活動中來;二是要從上到下廣泛的開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有利于陶冶情操的具體的集郵活動;三是要加強對郵協的工作指導;四是要利用各種陣地宣傳集郵文化,讓集郵活動走進學校,走進農村,走進工廠,走進軍營,走進社區,走進千家萬戶。如果老朋友回來了,新人也來了,集郵愛好者人數再達到1500萬以上,我還真有點懷疑,這點郵票夠不夠大家來分,不夠大家分,郵票的價自然就上來了。這不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打折的問題。
去法之三;回購掉:回購方式有兩種:一是政策性回購,就是郵政對打折票(至少是有影響的郵票)采用國家回購的方式處理,從目前來看有點難;二是市場性回購,利用市場經濟規律這個杠桿,采用在市場上底價收購打折較深的郵票再出售給群眾用于通信,加快打折郵票的消耗速度,也就是改制后的郵政參于市場運作,減輕打折票的壓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處理,這個問題是可以很好的解決的,此舉不失為一個較實際的辦法。
去法之四;控來源:一是切切不能因郵票向價值回歸了一點,漲了一點價,就認為低價拋售郵票的機會又來了,又去玩加印郵票的把戲,這是誠信的紅線,切切不能呀,這一點務必。可喜的是,郵政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已有所認識,所實施的新政策與過去的陳規舊矩有了大的變化,現在的政策更符合科學發展觀,更加人性化,對廣大群眾的利益考慮的更多。從今年的年票不打折,以及市場的打折郵票的折扣幅度大幅回升看,足以說明郵政的政策已初建成效。只有這樣市面上的郵票才會更少,郵票才會走上良性的增值之路,當郵票增值到一定時,你要他用高于面值的郵票作郵資,他也不會去用的,如現在的平信郵資是1.2元一封,誰還會用15張8分的80年發行的金猴郵票去發一封信呢!這里0.08元×15=1.2元,這15張金猴實際上的價值是2400元×15=36000元,也就是說誰用3萬6千元去發一封平信呢。郵票越增值,用于郵資的郵票必然更少,這道理很明顯。
二是用科學發展觀來決定郵票的發行量,郵票的發行量偏大或超量時,集郵事業就受損,集郵愛好者人數就極度萎縮,這已被過去的事實證明了。新郵的發行量一定要合乎實際情況,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打折票的命運注定是:來不蔥蔥,去不蔥蔥,就這樣風雨兼程。
作者:歐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