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集郵市場,應該說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一年。可是,就在被郵人和投資者熱切盼望的郵政政、企改革分離即將完成、2007年即將來臨之際,市場卻意想不到地出現了大幅調整之勢,人氣低迷、成交不濟,讓人費解。筆者分析認為:出現這種局面,主要是郵政部門違規經營和二級市場炒新投機所造成的。郵政部門違規經營和二級市場炒新投機是郵市的二大癌癥,違規經營和炒新投機不除,郵市難以康復和振興。
一、先說說郵政部門違規經營的表現和危害。
郵政部門違規經營,對市場產生的破壞力和殺傷力是毀滅性的。主要表現在下面4個方面:
1.違規放貨。
由于郵政部門存在的地方不正當利益的驅使,使地方郵政拒不執行國家郵政的規章制度,鉆國家局政策的空子,把國家局明令禁止銷毀的品種大量隱瞞下來,如,前不久某省公司還把隱瞞下來的無齒桂花小型張、無齒寶鼎小型張、孔子無齒小型張、編鐘小型張、建國40周年無齒張以及安徒生不干膠、會徽吉祥物不干膠以580元一冊的高價投放二級市場。其次,許多地方公司在國家局統一進行的大銷毀中,弄虛作假、偷梁換柱,把大量的庫存郵票、各種冊子中的郵票偷偷截留下來,通過“二狗子”投放到二級市場。
2.違規預訂。
雖然2007年實行了預訂實名制,但是,由于許多地方的預訂點仍然存在訂大戶現象和內部攤派現象,所以,2007年的違規貨源仍然難以制止。例如:小版張許多集郵者想訂都訂不到,可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郵市上我們可以看到,每天有許多人忙著洗號(把從各地公司投放到二級市場上的整包的小版張打開,像洗撲克牌一樣把號碼打亂,以對付追查),數量之多,讓人吃驚!
3.違規經營查處不力。
前不久,《中國集郵報》根據廣大投資者的舉報,曝光了“違規”流入二級市場的《丙戌年》生肖狗大版票百版連號、《民間燈彩》小版張百版連號(號碼057001C至057100C)、《武強木版年畫》小全張20盒連號以及《犬》百版連號的實物照片等,可是,國家郵政部門裝聾作啞,無動與衷,根本不查處、不處理,對違規貨源聽之任之,極大地傷害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和熱情。
4.發行不嚴肅。
郵政主管部門為了使下屬的集郵公司賺取暴利,專門特許其發行暴利品種。如:2006年10月份為在北京舉辦的郵票錢幣博覽會而專門發行絹制小版張《文房四寶》一種,高價壟斷銷售。就連年初交款預訂了全年小版張的預訂戶也不供應,這種及不嚴肅的發行政策,使集郵愛好者和新郵預訂者非常憤慨,這也是導致市場瘋狂炒作、乃至行情下跌的成因。
二、再談談二級市場炒新投機的危害
1.被瘋狗咬了一口。
這次市場行情大幅下跌的導火線,是郵政部門11月份公布2006年一季度發行的3種新郵票的數量。因為在此之前,市場上熱衷炒新、投機者普遍認為2006年新郵票發行量會比2005年有較大的壓縮,所以,市場炒新投機者把這3套新郵(《丙戌年》、《武強木版年畫》、《民間燈彩》)炒到虛高的價位上。當公布的發行量大大超過他們預期的想像數量之后(《丙戌年》郵票5562.3萬套,小版張299.8萬版,小本票533.1萬本;《武強木版年畫》郵票783.4萬套,小全張766.8萬枚;《民間燈彩》郵票785.1萬套,小版張100萬版),被炒高的市場價格應聲落地!市場行情受此打擊,從此一蹶不振,被人們戲稱之為“被瘋狗咬了一口!”炒新對市場的危害可見一斑。
2.炒新、投機為郵政部門違規放貨創造了條件。
由于二級市場熱衷炒新、投機,正好為管理上漏洞百出的郵政部門的“違規公司”違規放貨創造了出貨的條件。筆者注意到,上半年由于炒新投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所以,市場行情發展良好,也沒有發現郵政部門向市場放貨的現象。可是,到了下半年,市場上的炒新、投機行為死灰復燃,把2006年發行量不明確的新郵票紛紛炒上高位,郵政部門紛紛將諸如《丙戌年》生肖狗大版票(百版連號)、《民間燈彩》小版張(百版連號)、《武強木版年畫》小全張(20盒連號)以及《犬》(百版連號)等大批庫存貨源趁機放入市場,獲取暴利,從而使市場資金多被套牢,從此使2006年的年末市場行情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綜上所述,筆者再次呼吁廣大市場人士,一定要從愛護市場、保護自己利益的大局著想,堅決摒棄炒新、投機的短期行為,樹立正確的投資思想和理念。對于郵政部門來說,一定要對照本文所列舉的種種不端經營行為,嚴查各種違規的人和事;制定正確的、嚴肅的郵票發行政策。惟有如此,違規經營和炒新投機行為才能根除,郵市才能從根本上得以康復和振興。
作者:湯成光 來源: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