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2日,央視二臺在《財經節目》全天多個欄目中,文圖并茂的對郵票值得收藏和投資進行了報道,央一《晚間新聞》又進行了重播。國家最高權威輿論這一舉措,確實是點燃郵市再度爆發的導火索。
但是,幾天來一向敏感的集郵市場對此利好無動于衷,造成郵政的被動、郵評的尷尬、郵人的灰心和怨恨。筆者也曾用“宏觀”、“對持”、“無奈”等來形容當前勢態和郵人與郵政看待問題及作為的關系。據此,簡析如下:
一。一觸即發的形勢,為何已點燃了導火索不見引爆
對今天的郵市而言,不是在放爆竹,一點就響,一爆就完。郵人不希望這樣,國家也不能這樣去做。暫時看不到明顯的反應,因為今天郵政點燃的不是一般的戰術“爆破”,而是一項宏觀的“希望工程”的戰役“點火”。對于有著總體設計、規劃、實施的“點火”,其能量爆發后威力將無法估量。從哲理看,引爆能量的威力越大,需要的“導火索”越長,“傳導”的時間過程也就越長。
盡管天大的利好,但擺在10年饑寒交迫與倍受欺詐的郵人面前,要求的是“定點爆破”、立即兌現。即出籠歷次郵品銷毀量、銷毀項目、存世量、及早消滅打折票和郵政前期的各項政策的兌現。這些不透明,郵政得不到郵人的信賴,郵人不能從思想上和經濟上得到徹底“解放”,以及“希望工程”的滯后性,等等都是制約這次行情隨即爆發的關鍵所在。
二.角度不同,心態不同,看待與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
這次“點火”,如果郵政發布毫不保留的、透明的、大刀闊斧的銷毀和減少郵品發行量等實惠的消息,可能郵人會歡呼雀躍,但郵政及其集團有它一時不可揭曉的意圖。
對于郵政,應該是國家、人民的郵政,圍繞這一全局服務是其“宗旨”。就集郵而言,筆者還清楚的記得,十幾年前,原郵電部長吳基傳就曾說過,“要把郵市搞得像股市一樣火熱”,而時任副部長的劉某某隨后以假馬列的姿態出現,在一次會上大勢喧嚷集郵文化、反對炒作,不久他就任國家新設立的郵政局長后,馬上變了一幅嘴臉,不僅炒作,可惡的是變本加厲的為即得集團利益“服務”,現在“毀市”禍根與其有著直接關系。今天,中國集郵事業和郵市的何去何從也在于郵政。郵政從全局出發,點燃郵市的“希望工程”之火是對的,但全國人民和郵人正在檢驗和考驗他們的“指導思想”,這次“點火”的反應可以說是一次民意測驗,盡管眼前不理想,但還有待于近一階段的驗證。
對于郵人,是當家做主的人民大眾的組成部分,也是生活在郵政底層的“受害者”。有什么想法和怨言都可以理解和諒解。郵政不能再設圈套,郵人也不能再向火坑里跳。本月12日郵政的“點火”,由于以前的政策和承諾(高價回收違規放貨的整封型張和大版票)沒有兌現,結果引起了維權先鋒程建國先生和眾郵人的再次抨擊,反而引火燒身,如不及時處理好,相信此次“維權”將形成較大的“運動”。由于郵政的作為,大部分郵人已轉入短期行為和現實的實惠舉措,把本應該發展無量的集郵前景看成了狹窄的死胡同。這是郵政的悲哀,也是郵人(指部分不看好后市者)的遺憾。我們郵人應在維權不息的同時,還要“風物長宜放眼亮”的發展好自己的生活與集郵事業。
三.宏觀的“希望工程”將帶來中國郵市的穩定與興盛
央視臺面向全國新聞報道的“集郵熱”再度興起,投資郵票且比投資股票和投資其它風險小、回報高的消息,向全國人民灌輸了新的“投資市場”和理念,證明國家支持、扶持、培育集郵市場,這要比郵人在“圈內”吶喊和網上宣傳的威力大上百倍千倍,相信流失的郵人要回歸,家長給孩子們的財富“積累”愿望要復燃,眾多的場外人將會一步步的參與介入,這支強大的后備軍將應運而生。 中國央視臺的舉動,也將在國際上產生巨大的影響,國際郵商和投資者也敢大膽介入。尤其是借助“奧運”題材(主點不干膠),將提前掀起波瀾。
國家要發展集郵事業,郵政要靠集郵業務賺錢,郵商要生存,投資人要聚財,集郵人要高品味文化,中國集郵正直未成熟的少年,中國郵政要同國際接軌,其潛力和前景在國際同行業將無人能比。有言在先的是,國家郵政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思維和政策。
借此就集郵業務向郵政建議:
1.端正人民公仆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和顧客(集郵者)至上的服務指導思想。
2.以往制定的政策和承諾要盡快兌現,同時出臺一些新的符合民意的、行之有效的和諧政策。
3.確實做到“不與民爭利”,尤其是中郵集團和各集郵公司掛牌后,要確保民間郵商的合理待遇,共同打造和諧市場。
4.郵品的發行量、銷毀量要及時公開透明,不以豪華包裝圈錢。
5.郵政對于郵品(新郵)只能按面值窗口出售,對違規議價放貨個人非法所得的腐敗犯罪行為,要查出一個嚴懲一個,對于以前的也要徹底清算。
6.對市場眾多的打折票要有計劃的盡早消滅,特別是偉人和重大政治題材的票品,應采取回購方式首先解決(筆者在十幾年前就提出是個政治問題)。
7.加大宣傳力度要同加大解決問題的力度相結合,如第一步借助央視臺“點火”,郵政自己再進行第二步、第三步定點“爆破”,要讓集郵品增值,讓投資者賺錢,還要讓更多的人見到這一效應,才有說服力和號召力。
8.挽回并加強誠信度。郵政也同樣要“做事先做人”,要相信播下誠信的“良種”,隨之回報的將是千金難求的“眾人心”!這“心”將是政權和一切的根基。
同時也鄭重的告誡中國郵政,千萬不要再玩弄愚人政策,不可像擠牙膏似的走一步看一步,來觀察郵人和市場的動向而改變已定的初衷。從這次借助央臺的“點火”和市場的反應能悟出點道理吧? 但不論目前如何,筆者堅信市場向好及“超級”行情將臨無疑。因為歷史已經形成特殊的瓶頸(03---06<僅含已公布量>),加之展望08 國際“奧運”大背景,這滾滾向前的巨輪不可阻擋。
作者: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