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郵市中突然有人公開收購SB2《白暨豚》小本票,但是很難收到量,特別是第一圖,開價就是4O0元,根本沒有還價的余地;其他圖收購價都到了180元以上,“白暨豚五拼圖”開價竟到了1250元,聯想到前一段時期《雞》小本票的出彩表現,不禁讓投資者有了幾分好奇,《雞》和《白暨豚》小本票價格的先后走高是否在向我們昭示著什么?
一、《白暨豚》小本票價格走高與JT票整體回暖
回顧今年郵市,JT票的整體回暖無疑是激動人心的,在沉寂了相當長一段時期之后,JT票今年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特別是在郵市整體并不景氣的情況下,JT票板塊卻能逆勢上揚,在出人意料之外,更多的則是留給我們的思考。當然,JT票的行情并沒有能夠貫穿始終,但是我們切不可以為這波行情已經就此結束了,我們只能說最輝煌的上揚高潮可能暫時停歇,但這決不意味著JT票的突然啟動就是無因之果、無本之木,事實上,我們再來仔細審視《白暨豚》、《雞》等小本票價格走高的現象,或許也會突然意識到一點,那就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的表現其實就是JT票板塊行情的延續,只不過這種延續是“化整為零”,顯得更“低調”而已。不僅僅是《白暨豚》小本票要不到量,相當部分的JT票也都很難在市場上找到量,因為它們“出生”在一個集郵需求高于郵品投資需求的時代,它們有著現在這些郵品所沒有的良好的消化與沉淀的氛圍、空間,所以在經歷了時間的流逝之后,它們才會顯得更珍貴、更難得,收藏與投資價值自然也就會更高,即使迫于大勢不得不同樣經受“冰封期”的折磨,但回暖只是時間的問題,而用不著象類似編年郵票這樣的品種那樣難以“翻身”。
二、《白暨豚》小本票價格走高與古典郵品秋拍的良好表現
由《白暨豚》小本票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剛剛結束的幾場郵品秋拍:與郵市的“寒冷”相比,郵品秋拍的結果著實“溫暖”得多,當然其中少見當代郵品,而是古典郵品大行其道,受到各方的熱烈追捧,事實上,這種景象這些年來我們已司空見慣,由此倒也帶給我們頗多啟示:不是沒有人集郵,也不是沒有人關心郵品投資,只是他們更多的是在關注那些經過歲月的歷練、市場的檢驗、具有深厚潛力的郵品,而不是現在我們通常所認識的這些新郵、次新郵的,郵品的真實價值只有通過歲月的沉淀和時間的考驗才會逐漸顯現出來。《白暨豚》小本票的歷史肯定比那些古典郵品短了許多,但相比目前市場所熱衷的這些品種而言,卻又堪稱“老字輩”了,試想一下,如果這些“老字輩”的郵品都無法打開價值提升的空間,那么現在這些新郵所謂的價值提升空間又是多么的蒼白與飄渺,“論資排輩”不一定是好事,但在郵品投資中,或許倒是一條屢試不爽的規律,這也就提醒了我們,是否應當將投資的心態和投資的視角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去適應已經被證實的市場規律。
三、《白暨豚》小本票價格走高與郵市大盤徘徊的現狀
雖然有著諸多的影響因素出現,但由于利多、利空經常有所交錯,因此目前的郵市大盤只能用徘徊來形容,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白暨豚》小本票卻能獨立走出自己的行情,確實不易,也多少讓人對郵市的前景恢復了幾分信心與希冀。但是,《白暨豚》小本票,哪怕再算上《雞》小本票甚至其他一些有所表現的郵品,我們依然只能說它們只是整個郵品“大家族”中極微小的一部分,它們對整個郵市大盤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弱,以至于好多市場人士和投資者可能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它們的這些變化,冀望它們能夠帶領郵市大盤走出困境,在目前階段而言顯然是勉為其難的,也很難得到廣泛的認同;JT票今年的整體回暖尚且難以左右郵市大盤的走向,更不要說僅僅幾個具體品種了,因此,類似《白暨豚》小本票這樣“單騎突進”的品種,我們似乎更應當將它們視為“火種”,雖然暫時無法決定大勢,但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能不斷出現這樣的“火種”那么郵市將會始終給我們以希望,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夜,依然無法撼動我們對郵市美好前景的期待。
作者:海銘 文章來源: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