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俗稱熊貓,學名貓熊,是中國獨有且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意義的珍稀動物,向有“國寶”之譽。在我國,不論是何種收藏品,大熊貓始終是重點表現的題材之一,而且也一直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電話卡自然也不例外,其內擁有一個頗為龐大的“熊貓群”。
20世紀80年代末,磁卡公用電話開始在我國起步,各城市紛紛安裝啟用磁卡電話機并發行磁卡電話開通卡。由于大熊貓所具有的象征意義及其所受到人們的喜愛程度,有3個城市的開通卡選擇了大熊貓照片作為主圖,它們是北京市電信局于1988年6月發行的《北京幣磁卡公用電話機開通紀念》(6一1)、福州幣電信局于1989年2月發行的《福州磁卡電話開通紀念》(4-3)、廈門市電信局于1989年10月發行的《廈門磁卡電話開通紀念》(3-2)(3-3)。在早期地方電話磁卡中,大熊貓題材更是多次出現,成都發行了《中國’93成都國際熊貓節》、《蓉城喜事多——中國四川成都93國際熊貓節》、《珍稀動物——大熊貓》磁卡各1枚,江蘇發行了1枚《中國珍稀動物大熊貓》磁卡,廣州發行了1枚《大熊貓》磁卡,甘肅發行了一套4枚《中國大熊貓》磁卡,等等。這些卡多為田村卡,以攝影圖為主。
進入中國電信時代以后,發行的首套大熊貓題材公用電話磁卡是1997年發行的CNT-IC-5《中國四川成都國際熊貓節》一套4枚,正面均為會徽圖,卡背則是不同的大熊貓照片。2001年又發行了CNT-IC-T-19《大熊貓》一套1枚,這是一套以大熊貓為主圖的拼圖卡
而在各種密碼類的電話或手機充值卡、繳費卡、長途卡等中,大熊貓的內容更是極為豐富,有攝影、國畫、白描、卡通、剪紙、刺繡、篆刻等多種構圖手法,還有以10多枚組成完整圖案的大型拼圖卡。今年初,當央視春晚公開揭曉贈臺大熊貓的乳名“團團”、“圓圓”之后,中國衛通很快發行了《贈臺大熊貓》密碼卡一套4枚,將這一對兩岸親情的使者展現在卡中。
我國的熊貓電話卡呈現“三多”,即早期卡多、名家藝術卡多、重大題材卡多,而這些也恰恰是升值潛力最大的卡種,因此其很具收藏和觀賞價值。
作者:黃桂華 文章來源: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