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巨輪不可阻擋(老田)
歷史的巨輪不可阻擋
(老田)
人類的歷史巨輪在浩渺的宇宙中,盡管是短暫的,但一直在向前運行。這種向前是自然界的必然規律,誰也不能阻擋。就中國的發展史而然,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又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王朝,今天,又從歷代的封建王朝中擺脫出來,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新中國。這是歷史的向前與進步,在這進程中,任何復古、倒退、阻礙發展的反動勢力都被滾滾向前的歷史巨輪碾得粉碎。
新中國的集郵事業向前發展的歷程也是如此。發展集郵事業離不開郵票市場,所以,培養市場至關重要。
中國郵政自1974年開發了新記特(JT)郵票,開啟了大眾性的集郵空間,但那時還沒有交易市場,集郵愛好者是“違法”的“馬路游擊隊”似的交易,“執法人”對郵人是“攆”、對郵票是“搶”。
進入八十年代,各大城市才有了一定條件的交易場所,但要“納稅”。
九十年代是中國郵市全面興起的時代,全國省會城市和各大、中城市都滿足不了室內交易,接著開發的集郵市場如雨后春筍般地產生。 91年掀起第一個郵潮時,外人看了“紅眼”,有關部門立即
“抓”、“關”人(京滬的大商戶),曰之“偷漏”稅,接著是郵政“大擴容”,把市場打壓下去。 97年的郵市狂潮更是人滿為患,郵政利用“港歸”的國人愛國熱忱,大量
“吸血”,造成市場“休克”多年。
進入新世紀,不待市場“蘇醒”,又推出版式收藏,加大“吸血”量,同時還培養一批“空軍”對市場狂轟亂炸、為其炒作。 當前,中國的廣大郵人正在煎熬中等待與拼搏!這些縮寫即看出了中國郵市的不成熟,也看出了中國郵人的狂熱,還看出了大眾性的收藏活動的轟轟烈烈?梢哉f中國集郵事業滾滾向前的歷史巨輪已具雛形。但在這巨輪有待磨圓、有待形成貫力“軌跡”之際,卻遭到了層層阻礙。
中國的革命史證明,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歷史的巨輪就是人民大眾的合力,無人能阻擋。在新中國和執政黨的旗幟下,昏暗的郵政當局還在與廣大郵人這一巨輪對抗或試圖扭轉其自然運行的軌跡,可能么?結論不可能,事實也是不能!
看看執政黨領導下的職能部門,有哪個不講信譽?有哪個威望掃地?又有哪個遭到人民的千斥百罵?更有哪個已聽慣了罵聲而去充當“無賴”?沒有第二個,可能全世界都沒有,如有也早被趕下歷史的舞臺。筆者所言并非單指對郵人的傷害,而是具有對全民性的侵權與迫害,其某些政策、指導思想和作為是與人民利益格格不入的,是與黨的宗旨相違背的。
這里略點幾條。一是壟斷的霸王條款,刁難與限制民間的郵遞之路,不去挖掘項目卻與民爭利:二是無視法律,嘴大于法,不準郵票寄包裹、貼專遞,程志國先生的維權狀告雖輸,但在全國人民的心中是贏;三是郵票現行發行政策完全是從既得集團利益出發,可以說某種特殊郵品和所有的版式二,同類產品他們運作一部分的個人獲利要高于國家的收入;四是管理混亂,權錢(票)交易,面上說的“限定”和年底“供發”(大版),可整封的小型張和整百的大版早就滿天飛,郵人指疑,但至今無說法;五是不知悔改,我行我素,最近調資還不“聽證”,受到央視的批點;六是心中沒有職工利益,大批的郵政職工低薪、下崗、失業、貧困、怨恨已達社會之最,當局了解多少?問題又解決多少?可一些當權腐敗的蛀蟲肥得流油,如今有多少個牛素娟(記不太清)?又是怎么查處的?
上述有的在改,有的還在蔓延,并非危言聳聽,若再不引起高度重視和改正,郵政要成為社會的包袱,成為黨的包袱,成為人們歷史巨輪下的渣子。
讓我們拭目以待國家郵政新班子的新作為吧!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理念在更新,一切事物在向好發展,中國的集郵事業和集郵市場也會迎來一個新天地。這無疑是歷史巨輪向前運轉的客觀趨勢。我們郵人要看清、看好這一大好契機,尤其是當前的天時、地利、人和基本占盡,更有08年“北奧”特大背景的百年一遇的良機,讓我們在維權不息與自我拼搏中,隨著歷史發展的巨輪,共同進入美好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