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郵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多枚大套郵票的回歸。集郵界不成文規矩,凡套票枚數起過6枚以上者,就為大套郵票。從公布的發行計劃看,2007年將會有4套6枚以上大套票亮相。這個數字,高于2004年的2套,2005年的3套,而2006年,根本沒有大套票。2007多枚大套郵票的回歸,一定程度上,將會帶動郵市新一輪收藏熱。
新中國郵票中,枚數最多的大套票,當數1999年發行的“民族大團結”,全套共56枚。老紀特郵票的大套票,有40枚的特4“廣播體操”,18枚的特44“菊花”,20枚的特56“蝴蝶”,16枚的特57“黃山”,15枚的特61“牡丹”(另有1枚小型張),等等。“文”票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其中也有不少大套票,如文1“毛主席萬歲”(11枚)、文5“革命文藝”(9枚)、文7“毛主席詩詞”(14枚)等。這些郵票已經成為大套郵票的經典,只要提起,集郵者都眉飛色舞。在市場,自然價格不菲。其中特44“菊花”1500元,特56“蝴蝶”1100元,特57“黃山”2300元,特61“牡丹”(含小型張)9950元,文1“毛主席萬歲”9500元,文5“革命文藝”3100元,文7“毛主席詩詞”11200元。
新JT郵票中的“水滸”、“三國”、“敦煌壁畫”等,雖也為大套票,但多是作為系列郵票推出的,套與套之間,相隔時間較長。各套的發行量,也高低多寡不同。由于“套”的感覺略差,市場形象也因此略平。盡管如此,這些系列大套郵票,除個別外,還是不同程度受到集郵者的追捧,價格也在穩步攀高。
2007年應該算是大套郵票年,而4套大套郵票中,藝術類題材又占了3套,分別是“京劇生角”、“李可染作品選”和“楷書”。作為“中國京劇藝術”大系列,前期已經有“臉譜”、“旦角”、“丑角”問世,都有一定反響。尤其是前兩套,在市場翻云覆雨,表現相對突出。目前前者市價在120元左右,后者也上行至70元附近;“李可染作品選”可以歸類“近代名家畫作”題材,前期發行成功的,有徐悲鴻的“奔馬”(8枚,市價128元),齊白石的“齊白石作品選”(16枚,市價150元),吳昌碩的“吳昌碩作品選”(8枚,市價30元)。“李可染作品選”的推出,將會為這個郵票畫廊增添一套新風景;“楷書”歸類于“中國古代書法”系列,前期先后推出有“篆書”和“隸書”,但分別只有2枚和4枚。近兩年未見后續,2007年再發,已經升華到6枚的位置了。從2枚到4枚到6枚,是發行方對這個題材的認識過程,它的這種演變,也必將引起集郵者更多關注。
2007年新郵的另一套大套票,是“第29屆奧運會——運動場館”,除6枚郵票外,還將另外發行小型張和小版張各一枚。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萬眾矚目的大題材,而郵票,在相關收藏紀念品中,又占據最為顯著的位置。將“第29屆奧運會——運動場館”作為2007新郵中分量最重的大套郵票重點推出,符合集郵者的心愿,也符合海內外奧運收藏愛好者的心愿。這套郵票的前景,絕不可小覷。
俗語有“禮多人不怪”一說,套用一下,對于集郵者,“票多人人愛”。2007年,大套郵票亂人眼同樣,也會由此亂了整個郵市。
作者:張健初 文章來源: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