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頭鳳鹛”飛起來
大概是要保密,保普通信函郵資提價之密,配合郵資提價而發行的《中國鳥》(第四組)普通郵票的發行通知是在發行日的當天,也就是郵資提價通知的當天,既2006年11月15日才發布的。因此集郵者如果要想寄首日封,在時間上就有得一拼的,當然還得有兩個必備的前提,信息的及時獲取以及當地郵政部門有貨并及時上柜發售。所以當上海的王聰郵友用掛號郵資給我發來《中國鳥》(第四組)之“褐頭鳳鹛”首日實寄封時,我是比較意外的。首日封上銷的是“上海龍華2006年11月15日19時”的郵政日戳,19時啊,可見是“最后的晚餐”!
意外就意味著難得,難得就意味著珍貴,于是王聰郵友采用了掛號,很可惜,這一掛號420分的郵資反倒淡化了該封的普通信函首日封的意義。
我是在這枚首日封上第一次見識“褐頭鳳鹛”的,郵票上一畫兩頭,不像是“夫妻”,而很像“雙胞胎”,哥倆好,好一對!小哥倆腦瓜上的毛發長得怪異,給人以“怒發沖冠”的感覺,發怒的原因不詳。它倆肯定不是因為郵資變動而發怒的,資費變動的事總是有人憂來有人喜,雙雙怒發沖冠,我想也許是為大氣環境的污染而生氣吧。
當年《中國鳥》(第一組)80分的“黃腹角雉”是一只鳥挾一封信關山遠渡的。現在看來靠“黃腹角雉”單打獨斗顯然已經是力不從心了,于是請出“褐頭鳳鹛”的小哥倆并肩作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呵呵,或“斯鳥”,懇請小哥倆息怒,同心協力把工作干好,還有好多電子郵件無法替代的百姓信函正期待著著這一對枝頭歇息的小哥倆重整旗鼓,任勞任怨,奮力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