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郵發行進一言 |
發布日期:2006-11-7 13: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郵預訂時節,新郵到底如何發行,每年都爭論不休,我認為要想杜絕腐敗,杜絕炒新,使新郵不打折,就必須使新郵發行市場化!
因為從郵政和國家來說,無論分家也好,改制也好,在集郵這塊,首要的問題是消滅打折票的問題,否則無論是在國際影響、國內顏面、廣大郵人利益、人大那里都說過不去,而消滅打折票,就必須堅決杜絕炒新!只要炒新存在一天,就會在郵人頭上形成懸絲之劍!郵人就很難回歸,郵人也不敢回歸!炒新是制造虛假繁榮,是制造暴漲暴跌行情,每當行情有了起色,新郵這只老虎就被放出來,把廣大郵人咬得死的死,傷的傷。不是嗎?剛剛發行的長征郵票就高于面值百分之好幾十,整封的、上千版帶號的如入無人之境,請問監管的哪去了?
所以說欲想讓郵票走出打折的泥淖,就必須是“新郵市場化”!預訂可以,這樣可以滿足部分人方便取票,但零售方面,在郵票發行期內,在郵政各個窗口,你市場需要多少,我就供應多少,無論是整版的還是整包的都可以。這樣做的結果,一是充分增加了郵票的銷售量,對國家對郵政都有利;二是無限量的供應,充分滿足了集郵愛好者的需要,培養了大批后備力量;三是從制度上、從源頭上根本斷了炒新的后路!炒新對廣大郵人是不公平競爭!對市場是飲鴆止渴行為!而市場化比任何所謂的什么制度,如控制貨源啦、抓違規放貨啦等等都好用,控制的結果是什么?越控制越緊缺,越控制越顯示權利的重要性,暴利越大,何必呢?
炒新肥了個別人,損了國家——國家根本沒有得到額外的收入,國家名片名譽受損,損了集郵者的利益——下跌之后,深幅打折,哀鴻遍野,屢訂屢被套!損害了中國集郵事業——郵票十年打折,使集郵愛好者銳減,后備力量出現斷層,如同十年文革,使中國教育、中國文化出現斷層一樣,這點我想國家是非常清楚的,而以前是郵政裁判和運動員一身兼的時候,它可能制訂對自己不利的條款嗎?——下級得了好處,能虧待了上一級嗎?用國家的利益來損公肥私還不犯法,誰不做呢?誰還管郵人的死活呢?誰還管集郵事業的長久發展和繁榮呢?
所以說,郵政這次改制,肯定要對新郵的發行辦法做最徹底的、革故鼎新的改革!對國家有利、對廣大郵人有利,為什么就不能做呢?難道真的使國家利益讓位于腐敗者的利益?
再在郵票的使用上暢通無阻,那郵市就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郵票打折就將成為歷史!
而現在對于廣大郵人,最關鍵是克服浮躁心理,試問1997年之前,廣大郵人有這么浮躁嗎?沒有。那現在為什么浮躁呢?一是因為這九年來損失慘重,都想一把撈個熱饅頭;第二點還是前面提到的,都形成了短線思維,不敢捂貨,大家都有一個“怕”的心理,不漲吧,盼著漲,漲了之后又怕跌,這九年來把大家搞得成了驚弓之鳥,所以讓大家形成長線是金的思想是非常關鍵的。
所以我體會改制之后,國家會圍繞著如何重拾郵人信心、如何讓郵人回歸、如何讓郵人吃定心丸、如何讓郵市長久牛下去做文章——因為老郵這只老虎被消滅了(零庫存),新郵這只老虎再被控制住,郵市能不繁榮嗎? 來源:大江南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