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集郵協會雖然十多年了,也參加過郵展,但是郵識卻很欠缺。起初,我連實寄封、明信片都沒有收集,小型張也不買,連高面值的郵票也轉讓給別人了。后來我聽了安順老年郵協的集郵知識講座,才逐漸學到一點郵識。后來我參觀郵展時,看到有些生肖郵集指恐龍為“龍”,指驢、鹿為“馬”的現象層出不斷,其他錯用郵品的情況也很多,說明缺乏郵識的并非我一人。最近我郵購明信片的遭遇,說明有的縣級郵政局和集郵協會也有缺乏郵識的。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我著重收集有關愛國主義內容的郵品,一次看到《中國集郵報》關于某地有警世紀念戳的消息,就立即寄了20元錢給該地郵政局的負責同志:“請制幾枚有當地郵戳的警世紀念封片用掛號套寄。”但我收到該地集郵協會寄來的7 枚明信片,卻沒有一枚符合要求的,所以很失望,又寫信給該地郵政局的負責同志:“我收到的2枚掛號、5枚平寄的明信片,都沒有信封套寄,而且都是用的‘蛇年’明信片,不符合紀念戳的年份;紀念戳蓋的印沒有晾干就互相疊放和摩擦,已經模糊不清了;特別是兩枚掛號的明信片,都加貼了無關的郵票(其中一枚加貼的是1992—16花好月圓),甚至兩枚都在腰部被折壞了(折痕上貼的掛號標簽卻是平順的,說明明信片在寄出前就折壞),如果把這種郵品展覽出來,肯定會影響郵政信譽!希望貴局另制兩枚警世紀念片,要用今年的‘馬年’明信片(不要另貼郵票),紀念戳要清晰,在明信片的郵資圖上加蓋當地的收寄戳,立即套寄,所需全部費用,由我負擔,以免超過了紀念活動期限而使希望落空。”在這封掛號信寄出后,收到了該局的退款,可惜我需要的紀念郵品就錯失良機了!我匯款時已說明“封”“片”都可以,如果該局在普通信封上加蓋紀念戳(應貼“馬年”郵票),也比退款能使我滿意。這件事說明,學習郵識很必要,特別是辦理集郵業務的有關人員,如果缺乏郵識,既影響集郵愛好者的積極性,又影響郵政業務的發展。
我認為,學習郵識,能提高集郵興趣和郵集水平。例如我自己,現在懂得集郵不只是收集郵票,對封、片、戳都有興趣了,我制作的郵集也得到了郵友和觀眾的好評。安順老年郵協在郵識的普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但定期舉辦郵識講座,而且組織了“流動郵展”,經常到各區縣、各單位去展覽和講解,既宣傳了集郵,又宣傳了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帶動了很多單位的集郵活動,特別是激發了學生的集郵興趣,連作文也寫了集郵,主動邀請流動郵展的學校越來越多了。(作者系528號會員)
[em09]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11-4 11:44:08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