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票”,故名思義,是裝訂成小冊子的郵票。80年代,人們通訊方式主要是通郵。為了方便旅游者攜帶郵票,郵政系統設計發行了小本票。
小本票首發在1980年 6月,第一本小本票是童話--“咕咚”。在“咕咚”之后,先后發行了11生肖(金猴除外)、刻舟求劍、白暨豚、紫貂、秦始皇兵馬俑、天鵝、中日郵展等18本小本票。它們當中以“咕咚”印量最小,僅10萬本;丁卯年印量最大,有264萬本。
由于小本票印量小,至1991年以后再無發行等原因,如今小本票的市場價格已高得令人咋舌。“咕咚”已賣上千元,最便宜的蛇本票也在22元以上。也正是由于以上這些原因,小本票中仿偽情況特別嚴重。
以“咕咚”為例,“咕咚”小本票目前市價1500元左右,貴不貴在“票”上,而貴在“本”上。據集郵經驗豐富者講,一個“本”可賣到1000元以上,而里面的票也就值 100多元。由此,市場上仿偽的“本”應運而生。不過,仿偽的“本”與真“本”逃不過行家里手的眼睛。假“本”的印制較粗糙,“本”的折迭處手工明顯,紙張也與真“本”有著明顯的差異。
另一本“辛酉年”,現在市價 300元左右。曾經一段時間,小本票無人問津,本票的一個方聯(無齒)售價在60元左右,而有齒的方聯售價為90元。為謀厚利,許多郵票商將無齒的本票打孔后賣出。后來,小本票升值,許多郵票商直呼“可惜”“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