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郵幣卡市場中,總有一些品種憑借出色的投資屬性以及生逢其時的好運而一躍成為眾人關(guān)注的焦點品種,處處彰顯著“領(lǐng)頭羊”的氣派,而這種氣派也進一步為其爭取了人氣與資金,從而形成強者恒強的走勢。不過,這一類品種“亮”在明處,既容易受到大家的重視,但同時參與運作也有一定的局限與困難,畢竟幾乎所有的底牌都攤在了大家的眼前,吸納不易,運作不易,出貨同樣也不易。相反,倒是有些品種,雖然長期處于價格的底部,漸漸從大家的視線中淡出甚至被“邊緣化”,但由于價值的過度低估或經(jīng)過長時間的沉淀、積累,重新得到少部門投資者的關(guān)注與吸納,從而在不斷的小幅邁進中實現(xiàn)了“死灰復燃”,盡管它沒有顯赫的排場,但操作的隱蔽性卻著實給參與其中的人士省去了不少投資上的麻煩,也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了投資成本,當其上漲幅度累積到一定程度、逐漸被大家所認識的時候,往往會產(chǎn)生一系列積極的連鎖效應。事實上,近期的郵幣卡市場中就屢屢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田村卡的整體反彈和《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特種藝術(shù)片的悄然復蘇。
這兩個品種都曾經(jīng)有過輝煌的歷史,也同樣是廣大投資者“心中永遠的痛”,每天遠超10%的漲幅和最終90%的跌幅都堪稱創(chuàng)造了世界收藏品投資史上的“奇跡”。也正是由于它們帶給投資者的傷害是如此之深、頹勢也是如此之明顯,因此近些年來,這些品種幾乎已經(jīng)被市場所遺忘,卡市已經(jīng)成為IC卡甚至是實用卡的一統(tǒng)天下,《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特種郵資片則顯然連最差勁的紀念郵資封片、編年小型張的境遇都不如,在日常的報價中已經(jīng)悄無蹤影,“慘狀”由此可見一斑。但所謂“物極必反”,這些品種當年的爆漲固然是非理性的,使之蘊涵了巨大的投資風險,但暴跌之后多年的“蟄伏”所形成的現(xiàn)實狀態(tài),既與整個市場的贏弱密切相關(guān),也顯然多少含有價值嚴重低估、性價比嚴重倒掛的非理性成分,深層次來看,在它們身上始終未變的則是收藏與投資的獨特魅力與潛力。
所謂“人棄我取”,即使是在田村卡和《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特種郵資片之類的品種成為“死灰”的時候,同樣還是有人注意留心和低價吸納它們,盡管吸納它們有著投資者各自不同的原因,但能夠堅持吸納、堅持持有、堅持等待,這本身就在相當程度上顯示出投資的功力,因為事實證明,這種堅持雖然時間略顯得長了些,但回報卻終究是會有的,甚至可以說是收益頗豐,田村卡中的《梅蘭芳》從最低時的600元到今天的2450元,那就是300%的漲幅,《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特種郵資片從最低時的12元到今天的30元,同樣也有了100%以上的漲幅,而且這種上漲是在不斷的市場實踐與檢驗中逐步形成的,其牢固程度顯然比一些“急速騰飛”的熱點品種來得牢靠而令人放心,“死灰復燃”既需要有底氣,但同時作為投資者而言,在這種“鳳凰涅磐”的過程中同樣也能領(lǐng)悟到一些東西。看看田村卡板塊整體啟動、《梅蘭芳》、《生肖豬》、《測試卡》、《茶文化》等經(jīng)典品種漸趨活躍的走勢,看看外地吸納者結(jié)伴到大市場里踴躍吸納的熱情,又有誰會懷疑它們不斷創(chuàng)造驚喜的能力與可能呢?當然,從它們的際遇衍生開來,我們同樣也能感受到一個藝術(shù)品投資市場的真理——“沒有永恒的強弱,只有永恒的轉(zhuǎn)換”,多年處于贏弱態(tài)勢的郵幣卡市場同樣也將會遇到轉(zhuǎn)換的時機,關(guān)鍵還在于我們怎樣認識、把握與利用這種時機,這才是將內(nèi)心對市場復蘇的強烈愿望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實的決定性因素。
其實仔細想想,郵幣卡市場中類似田村卡和《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特種郵資片這樣的品種難道還少嗎?在大家都將目光對準核心板塊和品種的時候,我們不妨時不時地回頭看看它們,或許就會發(fā)現(xiàn)另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價值,這對郵幣卡市場的復蘇而言同樣也是需要的。
作者:俞 敏 文章來源: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