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03小版張”的集郵者、投資者都陷入一個誤區,就是有意、無意的把“03”以小版稱之,孰不知道,就是這樣的稱呼,大大的模糊的“03小版張”的真正概念,給人一種亦“版”亦“張”皆可的稱謂。其實大謬也,這也是“03小版張”遲遲不能擺脫困倦,難以大幅度上升的阻力之一。
隨著中國郵政發行郵票跟隨世界潮流,版票形式已經從大版的40-50枚一版,悄無聲息的減少為20枚或以下的小版,并且,單版設計越來越多,從表面來看,也越來越接近我們稱之為03小版張的外觀,并且,隨著使用、銷毀等原因的實質存在,不排除很多近幾年發行郵票的版數量,大大低于“03小版張”,那么,憑什么03小版張的價值發現,在價格表現上,要大大高于這些普通的小版呢?
因為,秘密就在于,“03小版張”相似于小全張的表現形式,她更接近于張而不是版,而且,她都有相對應的版式一存在。小型(全)張除了寬票幅之外與上述的“03小版張”不一樣外,最根本的一點是,她和小型(全)張一樣,深化和強化了郵票所表現的主題!這一點,被市場人士、集郵理論界長期忽視,使小版張的價格體系,不敢去與小型(全)張相對應,使以”03小版張”為代表的版式二小版張,長期落后于其應有的價值。
“03小版張”的特殊之處還在于,她是“集郵文革”的集中表演,是中國郵政史在國家繁榮昌盛下出現的一個特殊產物,大家知道,版式二的小版張發行,不管是早期的中美小版張,還是2000年開始恢復的春節、神舟飛船、端午節、中秋節、建黨、昭陵六駿等小版張,都遵循了題材的特別重大性,才發行這種版式二的小版張,而“03小版張”,破壞了這種規律性,完全是一種拍腦袋的決策,為了迎合市場的炒作,破壞集郵市場的健康發展,這從2004年開始,再也不敢套套發行版式二的小版張得到反證。所以,我們說,套套發行小版張的2003年,既是中國郵票市場表現災難性一年,也是中國郵票發行史上,郵政史上,值得濃彩重墨書寫的一年,是“集郵文革”這個稱謂在郵票發行上極端錯誤政策的一個縮影,造成中國集郵史上,比之文革十年更慘重的損失,郵票打折扣遍地開花,打折扣范圍之廣、打折扣幅度之大、影響之惡劣,集郵人數萎縮之嚴重,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是“03小版張”與其他年份發行的版式二小版張最根本的迥異處,也是版式二“03小版張”之所以出類拔萃的關鍵所在。
而一些《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上認可的小版張,例如黃山、海底世界、動物一、二等等,則因為沒有對應的版式一,發行量也特別大,與“03小版張”根本不可比擬。
在發行量相對較少的基礎上,“03小版張”的價值發現,我們的結論是,價格體系可以比照相似發行量的小型(全)張,甚至乎有所超越,那么,等待我們的是,勇敢的進入版式二的“03小版張”,收獲的季節來了。
記住,把不良的稱謂改掉,端正認識,“03”是小版張而不是小版!其真正的價值,也正在于此!
作者:許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