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郵市行情即將在博覽會之后的金秋時節展開。
回首此次行情與97行情,我們看到,行情的基礎有一些不同:80年代、90年代,國家郵政以開展青少年集郵活動為基礎,在全國推廣集郵文化,加上郵市上的投資炒作,形成了2000萬集郵大軍。可以說,97年郵市大潮的形成,是以集郵文化為基礎的。因此,能夠受到集郵者喜愛的郵票,如生肖、名著、繪畫、花卉等,成為郵市行情的明星。
反觀此次行情,國家郵政大力發展青少年集郵愛好的行動還停留在口頭上,對集郵文化的推廣也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在郵票的銷售上卻使出渾身解數,大力開發各種禮品,在年冊的銷售中加大企業年冊的推銷,一股子“把郵票換錢”的低級思路。
因此,本次行情的基礎與上世紀郵市行情的基礎不同了。有可能出現:禮品消耗大的品種將在郵市行情中耀武揚威,其中人物票的走勢已經做出了示范。我們需要多關注國家、黨、領導人等題材的郵票,如:毛澤東小版、國旗國徽小版、建黨小版、十大將版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