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流通了半個多世紀的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將停止在市場上流通。從10月1日起,市民可到各商業銀行的營業網點進行兌換。由于第三、四、五套人民幣并未發行紙分幣,所以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的退市標志著紙分幣徹底“告別”人民幣流通領域。近期有一些人猜測,第二套紙分幣有巨大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為核實此事,記者走訪了本市第一工人文化宮紙幣收藏交易市場。
昨日中午,記者在一宮市場并沒有發現大量市民買賣紙分幣的現象。一位攤主表示,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共有兩種,一種是帶有數字編號的,還有一種是沒有編號的,有數字編號的是第一版的產品,出版量較少,沒有編號的是再版產品,發行量較大。作為收藏品,紙分幣目前的市場價格并不高,如1000張連號的1分全新紙幣,價格僅在20至22元,1000張2分幣價格也僅在40元左右。帶有數字編號的一套3張紙分幣品相好的約130元左右,沒有編號的幾十元就可以買到。這位攤主還表示,第二套紙分幣的價格并沒有因為停止流通就有所上漲。
天津市錢幣學會理事、中國錢幣學會會員王宗發先生表示,目前,低面值貨幣的鑄造成本都大于其票面價值,加之市場需求小,很難發揮作用。根據國際上關于收藏分幣的條件來看,國內第二套紙分幣,由于其發行量、存市量非常大,所以零散的紙分幣收藏價值更低。從收藏價值來看,1953年版的紙分幣收藏價值只會漲不會跌,但如果是短期投資則有一定風險。目前,市民手中存有的大多是品相較差、流通時間較長的紙分幣,除非是發行量極少的紙幣對于品相的要求才不會太高。另外,王宗發先生認為,市民要正確認識收藏的特點,不要受一些人的誤導。如果市民想留下幾張作為紀念還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中華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