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話通用磁卡(田村卡)自1994年8月由中國電信總局公開發行第一套長城卡起至2000年2月發行的7套生肖卡止,在6年不到的時間里,共計發行了69套田村卡(不含地方卡)。以后田村卡停止發行,被IC電話卡所取代,田村卡則完全進入收藏領域。 1997年3月是郵幣卡市場公認的高峰價位期,當時面值共計1380元的“老八卡”,即從1994年8月發行的試機卡起至1995年5月發行的蘋果卡止的8套早期電話通用磁卡(田村卡,以下簡稱通卡)的最高價曾達到2萬多元,以后各種通卡價格隨郵幣卡市場的不斷回落而持續下跌,到目前已有許多后發行的通卡紛紛跌進面值,“老八卡”也隨大勢深幅回落,但目前其市場最新價仍達4150多元,還高于面值3倍左右,升幅依然不小。目前卡市已在底部區域盤整了數年時間,“老八卡”的價格也略有回升,投資者長線建倉的時機已悄悄來臨,那么通卡的投資價值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呢?
一、發行量。集藏品市場一向有物以稀為貴之說,一般來說,通卡的發行量越大,其收藏價值就越;反之,則收藏價值就越高。如面值為50元、發行量僅17.97萬套的人民郵電卡的價格為90元,而面值同樣為50元、發行量高達201萬套的人道主義卡的價格僅為35元。
二、存世量。存世量指通卡的發行量減去電訊市場的損耗量。通卡的存世量越小,市場的需求量則相對越大,其收藏價值自然就越高。比如“老八卡”之一的生肖豬卡的發行量雖然也高達100萬套,但該卡問世之初,集卡在國內尚未形成氣候,該卡大部分都被人們在通訊使用中消耗了,目前實際存世量估計已不足發行量的四分之一,故該卡才會在1997年3月卡市高潮時創下2000元的天價,現該卡價格已大幅回落,在260元一帶徘徊,仍高于面值5倍多,而面值也為50元、發行量為100萬套的電信與體育卡由于沒有經過電信市場的廣泛消耗,發行量基本等同于存世量,故其價格跌到40元也無人問津。
三、需求量。市場需求量的大小是決定通卡本身價值的關鍵。比如面值為50元的生肖鼠卡發行量高達100萬套,由于該卡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生肖題材卡,盡管該卡的市場損耗量很小,存世量很大,但市場對生肖卡的需求量更大,故其價格至今仍維持在80元左右。而面值為200元的宜興茶具卡雖然發行量僅為42.48萬套,但由于該卡題材不吸引人,市場需求量小,故上市以來表現一直不突出,至今價格僅為面值的6折。
四、設計。一些設計新穎、畫面精致、觀賞效果好的通卡很容易受到集卡愛好者的歡迎而得到市場的追捧,如豆腐節卡的設計采用拼圖形式,用工筆濃彩,以無錫惠山泥人為人物造型,展示了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的中國豆腐傳統生產工藝。該卡上市后表現極佳,在1997年3月最高曾炒到700元,盡管目前卡市十分低迷,該卡的價格雖也大幅度回落,但目前其市場最新價仍在面值80元上翻了一番。
五、題材。生肖、山水、民俗、京劇藝術及重大事件題材等,歷來屬于熱門板塊,與其它題材的通卡相比,具有投資風險小、升值穩定、增幅較大等優點。比如面值為80元、發行量為48.67萬套的農運會卡的市場最新價僅為60元,而100萬套發行量的生肖鼠卡價格卻達80元,無論從設計或存世量上看,農運會卡都不比后者差,其價格低的關鍵就在于題材不受歡迎。
六、市場屬性。市場屬性好的通卡一般都具有設計精美、題材上佳、存世量少等特點,很容易受到市場主力的關照,常給市場跟風者帶來可觀的收益。如黃山卡、生肖豬卡、豆腐節卡等,對一些初涉卡市的投資者來說,了解和熟悉各種通卡的市場屬性是十分必要的。
七、品相。品相的新舊對通卡身價影響很大,關系到投資者手中的通卡日后能否順利出手的問題,在目前的卡市,一枚品相上好的生肖豬卡的價格達260元,而一枚使用過的、品相差的生肖豬卡僅賣50元也無人理會。
八、成套率。成套的電話卡一旦缺了一兩張就不那么值錢了,只有成套完整的才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如梅蘭芳卡一套5張面值為380元,現最新價為1450元,但若缺了其中一張200元面額的,那這套梅蘭芳卡賣400元也較難出手,其收藏價值大打折扣。成套的電話卡特別是形成某個專題的卡,要比零散的卡價格高許多。
集藏電話卡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普通集卡愛好者來說,參與電話卡收藏和投資,可以先通過參觀電話卡展會,或閱讀一些關于電話卡收藏的書籍,對其產生一個初步認識;平時還應注意搜集卡市信息,了解和掌握電話卡升值的8個要素;然后可以從收集身邊實用的電話卡入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并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再逐步進行某個專題的成套電話卡的收藏和投資。這樣不但有助于理清收藏思路,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吳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