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03年以前的庫存郵品基本上全部銷完,2006年已過銷售期半年的狗生肖、燈彩、武強年畫、農業稅票等也回收待銷毀,因此,各公司除留存少量的地方題材郵品外,只剩下2004——2006年(銷售期內部分)郵品、供他們維持日常經營。
從各地實際情況看,一些集郵公司分成兩塊,一塊管郵票,一塊管郵資封片。
郵票部分,2006年新郵有零售,大小版仍是破版下發,預訂戶的票有保障,但是某些票和首日封不能按時到貨,例如,2006年8月8日發行的“奧運項目”,首日封和郵票當天末到的地方很多。新郵被開發成冊子出售比較普遍,多以總公司的為主。
公司收入的一大項應當是個性化郵品,超女李宇春、高考狀元“金榜題名”個性化郵票雖然引起爭議,但是并不影響銷路。7月13日,河南殷墟“申遺”個性化郵票在安陽首發,該票為4枚版式,主圖為“吉祥如意”,附圖分為甲骨系列、青銅系列、美玉系列和遺址系列,共計100枚郵票。銷售異常火爆,7月24日,《殷墟》的銷售額已突破800萬元,出乎集郵公司和人們的意料。安陽人的熱情與有關部門宣傳到位是成功的秘訣。
郵資封片,縮量的JP、PP片,公司柜臺難見蹤影,在郵市上容易見到,售價比牌價高數倍,令人不可思議。但是大部分JP、JF、TP、YP等片仍在打折,至于專為地方發行的普通郵資封(PF),基本上都是打折品,庫存量依然很大。
在等待改制的期間,集郵公司尚沒有完全獨立的自主經營權,不大可能都去用大資金到郵市收購緊俏的老郵品,個別公司采購諸如“金猴”之類的高檔熱門老郵制作成禮品冊,亦在情理之中。公司要完成全年的銷售任務,拿到獎金,不努力銷售04-06年的郵品不行。由于目前集郵人口太少,打折票多,零賣難,賣大戶做批發,是所有郵商的追求。
為了生存,集郵公司的經理們照樣會盯著網上的行情報價,期待某些票品上漲,然后隨行就市,批量賣出,贏得差價。
公司賣新品,可以加折、加精美包裝加價,也可以配成專題(奧運專題、體育專題、古典名著專題等)加價,只要賬務清晰,就是合理合法經營和盈利。
在這種大背景下,公司巴不得幣場把新郵炒高。年初的狗大版,一度炒到80元一版,頂價時,市場上會冒出來很多貨源,于是狗大版跌落到30多元,慢慢消化以后,再炒高,再漲,再放貨,再跌,過一段時間,沒人跟了,就換一個新品種。2006年,熱炒的有狗大小版、贈送版、花燈、寵物犬、農業稅版、十大將、金銀器疊色樣張、航天50周年、奧運吉祥物、會徽、倒計時封、奧運不干膠、奧運極限片和奧運項目版(奧運系列)等,令人目不暇接,炒高每次都是公司放貨的機會。
JP片,炒過婦女片、長征片、解放軍片,最新的炒“二炮”片,從不到1元炒起,炒到1.3元,網上有人1.35元成包賣。但沒有兩天,價格從1.3元掉到1.05元,著實咬了一下熱情的跟風者。
JP片不好零賣,大部分沉在庫房里,只等郵市行情一起,請二傳手到郵市或網上拋出即可,所以跟風04——06年JP片的風險很大。公司不買只賣,當然只賺不賠。
總的看,進入郵市的炒新資金仍然有限,上半年老票精品和已銷毀編年張、20分版票及小本票、生肖版票都有大資金收購,都是有意避開時刻可能放貨的新郵,跟風者有限,因此炒新專家不得不多花些錢把幾個所謂的“風向標”品種拉得高高的,一作為暴利樣板誘惑跟風者,二便于公司放貨,總的目的,套人圈錢。
在操作手法上,是反復炒作,反復拉高出貨,不炒死不把貨放干,決不罷手。新郵的大量消耗,有賴于集郵者購買使用,有賴于包裹、特快的大宗貼用,僅靠炒作的虛高價,縱然吹到天上,也會像香港回歸金箔張一樣掉下來,有的還會掉到無底深淵。
看來,04——06年新郵不徹底銷毀,市場炒新,就不會停止。對于早已超過半年銷售期的04——05年郵品,郵人期待著銷毀,期待著炒新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