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捷報道:自二○○四年在本港展出的畢加索名畫《巡遊》,法國龐比度中心與香港結下了不解之緣,該館不僅陸續與本港博物館合作辦展覽,亦積極競逐「西九」的發展,早前該館又與古根漢姆博物館聯手爭取未來參與「西九」的機會。這次,龐比度中心與香港藝術館合作,舉辦「大師對象─巴黎龐比度中心珍藏展」,將帶來五十一位共五十八項二十世紀名家作品,相信能進一步在香港建立其藝術名牌的聲譽。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昨日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這次的展品大部分在龐比度永久陳列,甚少外借,但正值該中心進行整修,因此不少展品首次離開了龐比度。同時,香港是這個展覽唯一展出的地方,展覽結束之後並不會巡迴其他地方展出。
經費1100萬元
鄧海超說,該展覽經費一千一百萬元,用途包括借展費、保險費、置展費、運輸費等,七百萬元由政府支付,由於獲得本港企業的贊助,其餘四百萬元由贊助商支付。
這次展覽的畫作、雕塑及少數裝置是以人物為主題,但一般的人物畫似乎太普通了,那些藝術名家如畢加索、馬諦斯、夏卡爾、布朗庫西、莫迪里亞尼、培根、雷斯及達利等,他們筆下的創作對象,是如何被挑選入畫?他們與畫中模特兒有何感情關係?這些畫中人怎樣引發藝術家的靈感?鄧海超說,這就是展覽稱為「大師對象─巴黎龐比度中心珍藏展」的原因,龐比度中心定下以創作對象為展覽主題後,便與藝術館一起商討,構思展覽內容。
涵蓋立體派與超現實作品
鄧海超續說,展覽根據內容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繆斯」,繆斯即西方古代神話中宙斯與記憶女神的九名子女之一,象徵靈感與知識寶庫,這部分十二項作品,反映出畫家根據模特兒引發的靈感而創作。展品有康斯坦丁.布朗庫西的青銅雕刻《沉睡的繆斯》、馬諦斯《在紅色背景前的白衣少女》、庫普卡的《口紅》等。
第二部分是「變奏」,以立體派作品為主,這些作品不少是將人體解構或以色塊來展現,如杜象的《下棋者》、畢加索的《年輕少女像》及培根的《室內的三個人像》等。第三部分是「內心夢幻」,展出不少超現實主義作品,畫家在創作時可能不用模特兒,而是憑著個人的想像及靈感來創作。如基里科《吉龍.阿波利奈爾的預言肖像》,是為一座古代神像加上盲人眼鏡,來表達受過的創傷。
第四部分是「朋友的畫像」,介紹畫家畫出生命中所遇的人物,如夏卡爾的《詩人麥辛》,畫中一位詩人同是與夏卡爾由俄國到巴黎發展,初期大家一起住在新移民區,夏卡爾畫同鄉同時也在表達未曾成名的自己。
這部分一幅莫迪里亞尼的《戴迪畫像》,以修長的線條描繪畫中人的淡淡哀愁與優雅。今年六月於蘇富比拍賣的另一幅作品《戴帽子的珍妮海布特》,以三千多萬美元(折合二億四千萬港元)成交,是莫迪里亞尼第二高價的作品。
展覽入場費四十元
第五部分是「流行藝術模仿作品」,十二項多是當代作品,不少是將古典作品、海報、廣告及漫畫等加以改裝,形成新的表達手法。如馬夏爾.雷西的《日本製造─大宮女》,畫家將羅浮宮中一幅作品《大宮女》加以徹底改變。
藝術館高級經理莫天麟表示,這次展覽收費為四十元,開放時間由早上十時至晚上六時延至晚上八時,他提醒市民,入場時必須接受檢查,不能帶尖物、液體入場,並且不可拍攝照片(包括手提電話),另外,該館於十月一日因國慶煙花匯演,會於下午六時閉館。
「大師對象──巴黎龐比度中心珍藏展」將於九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三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詳情可瀏覽藝術館網頁http://hk.art.museum,或電二七二一○一一六。
|
畢加索《小丑》是畫家回歸古典風格之作,畫出對人歡笑背人愁的落漠思緒,據說是畫家的內心寫照 |
大公報訊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9-11 1:51:26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