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網上出現了與反對炒新抗衡的抵制老郵的貼子,但沒有見到作者細說理由,應當將之歸類于負氣之作。其實新與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如同多與空一樣,隨著時間的變遷是會不斷的轉換的。作為同根所生的新老郵票更無相煎太急的必要。
在大家充滿期待的新一輪行情來臨之前,有些爭論實屬正常,當行情真正起局之后,爭論會隨之減少,因為一輪大行情必然帶來各個板塊,各個品種的全面上揚,最大的差別只會是漲幅高低之分。那時可能沒有人再有如今這般爭論的閑情逸致。
作為行情啟動前的預演階段,操作策略同樣重要。我們提倡投資郵政無庫存的品種,目的是營造市場持續向上運行的氛圍,因為目前市場資金仍然不足,從精品運作開始,會起到讓參與者持續獲利的效果,而這種效應的擴散所帶來的刺激普通民眾參與郵票投資的作用不可低估。況且前期投資者不能解套,前期郵品不能創出新高,我們又談何大行情呢?當市場蓄勢完成進入全面反轉之后,資金量劇增,投資新郵也好老郵也罷,都不會有輸家了。而彼時二級市場發出的呼喊可能已不是限制炒新,而是要求當局對新郵加量的問題了,當然這是后話。
反之,如果我們從運作新郵開始,一旦市價高漲,郵政內部掌控貨源的那些人一定會有一部分受不了利益誘惑,將自己手上可以動用的貨源拋向市場撈取不義之財,而在其拋完貨后不僅將場內有限的資金抽出場外,其下一步就是希望郵市下跌好讓其補貨平倉了。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炒作新郵在現階段對市場向縱深發展是害處大于好處。可能這也是大多數朋友強烈反對炒新的原因。但是勸說總歸是勸說,作為熱衷于炒新的人們或新進場的投資者,認為郵票投資玩的就是心跳,就喜歡投資新郵那也應當說是無可厚非的,畢竟錢是人家自己的,自己的錢都不能自己做主也同樣是沒有道理的。
關于05年新郵的炒作本不想議論,但近來市場對此高舉高打,作為提示一種風險,我想我還是要提醒各方,05為單一版式,雖以小版形式開印,但只能是傳統意義上的普通版票,投資者不可將之視為小版張進行投資,至于什么價位適合你參與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