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長期利率上調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調幅度。
對于加息是利好還是利空網上和市場上觀點不一致,認為利空的觀點是加息將收緊銀根,減少市場資金,市場將下跌。一葉工作室堅決認為:加息對郵幣卡市場是間接重大特大利好!而且必然引發市場的特大行情。
加息是收縮銀根回籠資金沒有錯,但加息的背景是什么?為什么要加息?很明顯的是要抑制通貨膨脹。現在通貨膨脹是世界性的,美國已經17次加息,其它各國也在不斷地加息,中國今年是第二次,以后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而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加息的幅度是沒有通貨膨脹的幅度大的,再加息存款在銀行相對于通貨膨脹率也是負的,也既是負利率。隨著通貨膨脹而來的是老百姓保值增值的需求,郵幣卡正是以后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選擇的保值增值的載體。這也是一葉工作室看好行情超過九七年的根本原因。
由于九年的通貨緊縮,對于通貨膨脹已經陌生了,但現在已經實實在在地開始了。舉例說明一下通貨膨脹和保值增值,大米一年漲了一倍,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了,比如你現在100元能買50公斤大米,到明年100元只能買25公斤大米了,銀行存款一年頂多給105元,相對大米就是貶值。保值的方法之一是現在100元買上50公斤大米,一年以后賣出200元,200元仍然能買回50公斤大米,達到保值的目的。另外就是通過投資別的來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如買黃金,物價漲幅100%,黃金同樣漲100%,保值了,如黃金漲了120%,就是增值了。投資收藏品,郵票是一個道理,花六千多萬買傅抱石畫的目的也是一樣的。
通貨膨脹中后期物價漲幅越來越大,加息已經抵擋不了通貨膨脹的幅度,人們的感覺越來越明顯,開始瘋狂買東西以抵御通貨膨脹,老一點的人都記得,當年燈泡,肥皂都被人成箱搬到家里,91年,97年郵票市場大潮也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現在的社會資金這么多,感覺到通貨膨脹后必然要尋找出路,郵幣卡就是一個很好的保值增值載體。設想一下,以后饅頭5塊錢一個,分幣,角幣被消滅,500,1000面額的人民幣發行,你是選擇買一噸大米回去保值還是選擇郵票保值增值?起碼有一部分人會選擇郵票吧?行情能不起嗎。
不管其它的情況,只從保值增值的角度看,行情想小都小不了,不看郵政改革銷毀等情況。大米能漲一倍,郵票應該能漲多少倍?肯定不止一倍。20多年來猴票成了增值神話,2000多倍的漲幅,后20年的保值增值神話是誰呢?我認為是有絕代雙嬌之稱的郵資信卡一二,“郵資已付”四個字就是保值的獨一無二品種,郵資漲一倍,郵資信卡不會只漲一倍吧?以后漲20倍,200倍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后記: 今天早晨接到謝元宏老先生電話,指出加息并不是對郵票市場直接的重大利好,加息的原因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才是對郵票市場的重大利好,題目邏輯有點不對,謝老也同意筆者的看法,因此今天修正一下題目,感謝謝元宏老師的指正。 通貨膨脹加劇是我們不希望的,但這是經濟規律,而且不是中國通貨膨脹而是世界性的,原油等基礎生產資料一漲別的都得漲,誰也沒有辦法。我們只能看清形勢,在通貨膨脹的財富再分配中保護自己,至少以后還能買得起米。 同樣的事情看法不同很正常,觀察角度所處立場不同,得出結論自然不同。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由先知先覺者,后知后覺者,不知不覺者組成,執迷不悟也是一種“覺”,沒有這個成語,發明一個,就叫腳后跟覺吧。
后記:
今天早晨接到謝元宏老先生電話,指出加息并不是對郵票市場直接的重大利好,加息的原因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才是對郵票市場的重大利好,題目邏輯有點不對,謝老也同意筆者的看法,因此今天修正一下題目,感謝謝元宏老師的指正。
通貨膨脹加劇是我們不希望的,但這是經濟規律,而且不是中國通貨膨脹而是世界性的,原油等基礎生產資料一漲別的都得漲,誰也沒有辦法。我們只能看清形勢,在通貨膨脹的財富再分配中保護自己,至少以后還能買得起米。
同樣的事情看法不同很正常,觀察角度所處立場不同,得出結論自然不同。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由先知先覺者,后知后覺者,不知不覺者組成,執迷不悟也是一種“覺”,沒有這個成語,發明一個,就叫腳后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