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市場磨練投資者 海銘
按照時間推算,歇夏期似乎已經過半,而市場也確實已經進入了一個進退兩難、拉據局面比較明顯的“牛皮”市道,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市場形態最考驗人的耐心與判斷,因為沒有特別明顯的跡象和可靠的依據可以讓你對后市進行充分的研判。那么,處于歇夏期中段的郵市下一步究竟將走向何方?投資者又該怎樣面對與處置呢?
一、蓄勢:在疲軟現狀與后市“誘惑”之間
判斷市場下一步的走向,首先就必須客觀審視市場的現狀:不可否認,由于正處于歇夏期之中,加之政策面朦朧的利好因素遲遲未能兌現,市場信心和人氣遭遇到一定的考驗,因此,近期市場的形態并不理想,熱點渙散、成交萎縮、價格下滑、人氣不足等等,都逐漸表現了出來,雖然與往年相比,今年歇夏期郵市能維持這樣一種形態還算是不錯的,但離投資者的愿望也的確差了許多;不過,在疲軟的現狀背后,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后市的希望:政策面雖然遲遲沒有動靜,但這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今年政策面所發生的種種重要變化和國家郵政局的公開承諾都告訴我們,政策面的進一步明朗化是不可逆轉的事實,特別是庫存郵品銷毀及新郵發行量的公布問題,更將在一定時候成為市場轉機的催化因素;各板塊郵品雖然沒有了上半年時的振奮表現,大多陷入了徘徊的境地之中,但我們同樣也可以發現,它們在歇夏期中還是顯現了一定的“抵抗”能力,即使在沒有成交量配合與支撐的情況下,它們依然能夠維持在相當的價位上,這充分顯示出上半年的高調運行是有足夠理由與支撐的,而且目前這些板塊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固的整體形態,這些都有助于它們能從歇夏期的低迷中迅速恢復過來;除了關注歇夏期市場本身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即將發行的新郵,特別是作為奧運系列重頭戲的《運動項目》不干膠小版張等,可以想見,在歇夏期臨近尾聲的時候,這種有著較強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品種很容易會成為市場關注與運作的中心,而這樣的品種一旦表現突出的話,那反過來也將有助于市場盡快擺脫歇夏的“陰霾”,迅速恢復,而事實上,市場目前之所以還能在歇夏期中保持低迷中的穩定,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投資者已經看到了后市轉變的這種可能,因此,目前的市場可以說是徘徊在疲軟現狀與后市“誘惑”之間,既有現實的風險,但又有可期待的機遇,既然短期內難以撼動大盤的整體走勢,那么不妨保持這種穩定的形態,進一步蓄勢,為接下來即將出現的轉機作好準備,這恐怕是大盤目前最緊要也是最穩妥的運行態勢。
二、投資:在觀望與適度參與之間
根據市場目前所面臨的狀況,投資者如何在現階段實施正確的投資策略,不僅關系到短期內的利益問題,也關系到在即將出現的“誘惑”面前,是否還能有機會和能力去“消化”的問題,因此,表面看來似乎沒有什么機會的市場現狀,但是應該讓投資者更為警惕一些,要在現階段更加關注市場:總體上來看,近期市場出現較大轉變的可能性較小,換言之,可提供投資者參與的機會并不會太多,而且在整體歇夏格局沒有實質性變化的情況下,積極參與也并不是理想的方式,因此,保持對市場的積極觀望和高度關注應當成為投資者首選的策略,但是,這種策略與消極的觀望應當是有所區別的,因為在關注和觀望的同時,投資者必須時刻作好參與的準備,為可能出現的機會騰出足夠的資金;而面對著可能出現的機遇,特別是當歇夏期接近后段時,投資者應當根據盤面的實際和細微的變化,變觀望為適度的參與,即以可能出現的行情作為依托,積極而又穩妥地對部分有潛力的品種予以適度的建倉,比如價格較為低廉、投資風險較小但又有一定市場影響力和參與面的小版張、紀念郵資封片等,只要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價格沒有出現過大的變化,那么完全可以成為投資者考慮的目的,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在為一些熱點郵品發行和政策面利好因素可能明朗化后的市場積極轉變而進行試探和準備。總之,保持這種觀望與適度參與相間的運作策略,與市場保持“若即若離”的態勢,有助于我們客觀、準確地觀察市場的運行態勢,積極穩妥地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化。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