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榮先 文章來源:中國集郵報
進入6月,許多郵品回調。截至6月17日,所謂的龍頭品種“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品種降至63.5元,面值8元的打折小型張,從5.7元跌到5.3元,“十大將”小版張從9.5元回到8.9元,也就是說,與整個5月行情相比,后退了一個臺階。
按說,3月底啟動的庫存郵品大規模銷毀行動進展順利,只等清單公布。要說沒有了放貨的源頭,集郵者的信心應該高漲,但是,郵市上就是人氣不足,網上交易頻道也是賣多買少,盡管有人仍在不斷掛牌高價收購“庚申猴”等精品老票,但數量與資金有限,擋不住郵市后退的腳步。
6月的郵市低迷原因何在?值得探討。
其一,“銷毀疲勞”。
本來銷毀全部庫存是一件大好事,可是,郵政部門卻搞得那么神秘,不宣傳、不準記者采訪,郵人只好通過網上透露的信息了解一點朦朧情況。銷毀拖的時間太長,成了疲勞效應,大家已經難得激動,也不大當回事了。
國家郵政部門已經銷毀了多次郵票,帶來的都是放貨與蕭條。這次銷毀盡管相當嚴厲,但仍有放貨者。放出的老貨雖不多,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新貨卻放出不少,圈錢的功能顯著,目前這三年的票,大部分還在打折
今年新郵“丙戌狗”大版張市價從最高80元一路下跌,目前35元左右,小版張由38元持續下跌到20元左右。“犬”不干膠品種從23元下降到現在的16元左右。新郵打折品種為已發行新郵的60%以上,其中面值4.7元的“民間燈彩”,市價3.8元,跌幅接近20%,“丙戌狗”小本票市價一直沒有高過面值,最低6.5元也賣。
集郵者看得很清楚,2003年以前的郵品被銷毀,2004年、2005年的郵品就成為某些集郵公司放貨的本錢,而2006年承諾的新郵半年期后銷毀,要到7月5日以后兌現。這種留尾巴的銷毀,是不徹底的,不透明的,因此大部分郵人采取不入市、不跟風的態度。
其二,“就湯下面”借世界杯之際歇夏。
銷毀不徹底,政策不明朗,天氣漸漸轉熱,恰好世界杯足球賽天天實況轉播,集郵者與投資者至少三成以上愛看足球,生意難做,大家干脆收攤子回家,白天睡覺晚上看球。實在有中小筆交易,可以在網上完成,反倒節省一點攤位費和路費。
其三,等待特快專遞允許貼用郵票開禁。
銷毀一萬次,趕不上特快專遞允許貼用郵票開禁一項。集郵者十多年來買了郵政部門的大量郵票難以使用,特別是在用郵量很大的特快專遞上。現在不僅要銷毀庫里的郵票,還要盡快兌現集郵者手中的郵票。銷毀行動沖掉了庫存的呆賬死賬,可是集郵者的賬如何兌現?
其四,等待郵政改制,集郵公司真正下海獨立經營。
如果郵政改制后政企分開,集郵公司能夠自負盈虧,不再靠國家緊俏資源穩賺不賠,那么他們就必須到市場上大量采購郵品,必須大力開發銷售渠道,必須為集郵者盡心服務,這樣才能促使集郵精品升值。可是,如今郵政部門改革的步伐太慢,集郵公司在等待,這也是造成6月郵市不活的原因。
其五,學生放假,打折票消耗減少。
大中學生歷來是打折票的消耗大戶,高考以后,學生放假,看世界杯是主要活動之一,用郵量自然減少,造成市場上打折票下一個臺階。
我想,7月5日以后,隨著“丙戌狗”票的如期銷毀,今后的郵票銷毀將會常規化,很多朦朧的東西會逐步明朗。當市場上不再出現打折票時,郵市的大行情才會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