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感知氣勢(6.22) |
發布日期:2006-6-22 18:4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未雨綢繆 感知氣勢(6.22)sdsjhy1 最近是一段盲目的下調趨勢,市場失去了自身的調節功能和創造財富效應。這個階段通常稱為事物發展中的不理性時期,參與主體的收藏投資者行為與市場發展趨勢大體一致,同樣處在比較盲目的狀態中。 盡管其中夾雜了些反向思維,但遵循的卻是事物內在的生存屬性。多年來的大調整內因是人為劃分集郵和寄信郵票所引起的紀特郵票的消耗減少,以及市場中反復討論的各級公司殺雞取卵式的放貨,再到上對郵票收藏者權益的漠視,可謂是復雜而又艱辛。其中從2003年起每項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都對市場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然這些影響大多都變異為實際上的消極了,從表面上看市場確實不缺資金,而且可挖掘的資金潛力巨大,但到了具體參與時卻起不到任何的支持市場作用。造成如此原因不是這些所謂的大資金不愿意賺錢,不想參與到市場中來,而是不敢隨便冒險,因為政策的多變性和真正實施的折扣會隨時使他們消失在茫茫郵海中。利好也出了不少,可連打折票面值的80%還是沒有保住。 有人認為這是**層的無能,其實這些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方法不對頭,還有國家郵政政策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統一。這必然就會造成一種集郵體制混亂的局面,在這樣的大氛圍中要想真正的按照市場機制去運做自然是空中樓閣或者說扮演走鋼絲角色,所以那些大主流資金始終就是不敢大動。在這樣的格局中,沒有資金介入市場,始終是場內小量游資在運做自然就長久不了,只要稍微有點不利消息的影響,市場在沒有教大資金接盤的情況下就會逐波下探,直到失去平衡。 這個時候部分人士就會去尋找理由,用沒有使用價值和收藏投資價值來做借口。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郵票市場的投機性和投資性,如果沒有了這兩個屬性,也就失去了郵票自身的靈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就不能去糾纏于某些品種發行量的衡量,不可以盲目的去做對比,而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目前的市場格局。 了解了這些,對大盤做理性的判斷就會客觀很多。郵市經歷了歷年來時間最長(5-6各月)的慢牛上升后又面臨多年的慣例(歇夏),而郵票市場分析預測群體卻表現出了異常的高姿態,認為市場仍然處在向上趨勢當中,應該繼續看多和做多,很多人也給出了具體的潛力品種,我非常佩服這些人的膽識和能力。結果是重要的,過程也是重要的,但方向永遠最為重要。因為,有了一個正確的起點才可能有一個正確的過程和結果! 這種慢上的趨勢對趨勢中人來說,當時是看不出來的。預期、推測指向將來,能夠看到的是過去,而當下感知的卻應該是氣勢。氣勢是趨勢狀態的表現。 對氣勢的感知,比看趨勢要好。氣勢的問題就是速度、流量、方向的轉換。澎湃,暈頭轉向,綿延不絕,低迷,激情,都是氣勢的描述,說不清楚,但感覺真實。 郵市上漲走勢的形成,需要很多因素促成,而且是逐漸形成的,一旦形勢已成,走勢就變得難以遏阻了。 記得中學時代學過這樣一篇課文,《曹劌論戰》中有一段文字講得好,千古通用:“話說魯莊公大敗齊師,乃問于曹劌曰:‘卿何以一鼓而勝三鼓,有說乎?’曹劌曰:‘夫戰以氣為主,氣勇則勝,氣衰則敗。鼓,所以作氣也。一鼓氣方盛,再鼓則氣衰,三鼓則氣竭,吾不鼓以養三軍之氣,彼三鼓而已竭,我一鼓而方盈。以盈御竭不勝何為?’” 古人尚知戰斗中需要氣勢,而現在僅僅囤積區區一兩個品種,其他品種嚴重缺血,無法造成其他品種輪番上攻的局面,一個拳頭是砸不開財富之門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場外資金并沒有義無返顧大規模的進場,而是試探性介入與場內資金共同形成的一個造勢行為。目的是為今后行情做鋪墊和喚醒郵人們的覺醒。 看著遍地都是"五百年一開花,五百年一結果"的所謂垃圾郵票繼續傷害收藏投資者,而單單靠我們一腔熱情和美好的愿望是無法讓郵市起來的。希望郵政千萬別等到孩子已經死了,救命的奶才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耐心的養三軍之氣,彼三鼓而已竭,我一鼓而方盈。以盈御竭不勝何為。 有一個段子:我被捕了,第一天敵人對我嚴刑烤打,我沒招。第二天敵人給我金錢我也沒招。第三天敵人給我施美人計,我就招了。第四天解放了。 所以我勸大家不要倒在黎明前!現在郵市所處的基本面和政策面是近幾年來最好的,一個聰明的投資者是不會和政策做對、基本面做對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