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義智 文章來源:焦義智
報刊網郵文 精選(22)
“郵票與集郵”是一組通俗講座,介紹郵票的誕生與闡述集郵的涵義。重點是講解有關郵票與集郵方面的基礎知識,無論是集郵愛好者、集郵工作者、郵票經營者,都應了解、掌握其知識,以擴展視野和思路。
建國以來,我國郵電事業有五大業務,即信函、電信、包裹、匯兌、報刊發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集郵業務隨之出現突飛猛進的勢頭,于是郵票經營晉升為郵電第六大業務了。
最初發行郵票的目的,僅僅是作為繳納郵資的一種憑證,后來為人收集,逐漸形成一項廣泛的文化活動。因之,郵票的發行,不僅要保證通信需要,而且要滿足集郵愛好者的需要;不僅發行普通郵票,還要設計大型美麗的紀念和特種郵票,來豐富集郵的收藏與研究。
當代,對郵票的認識越來越高,體會到郵票是最簡便、最迅速、最廣泛、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宣傳工具。當它在傳遞信息使稱命的同時,又以它美麗的畫面,多彩的內容起到宣傳的作用。它無遠弗屆,可說是宣傳戰線上的尖兵,各國政府都把郵票當成政治宣傳品。如我國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紀念郵票,雖只有兩枚,卻再現當年遵義會議的參加者。由于遵義會議的扭轉乾坤,使局勢轉危為安,從而勝利到達陜北抗日根據地,肩負起民族抗日的大旗,直到建立新中國。這些,都可從這套郵票中回憶革命的光榮歷程,是中國人民革命的一個縮影。中國人民的朋友、日本中島健藏先生,不但為中日友好奮斗終生,而且又是一位知名的中國郵票收藏家。他說:“我認識中國,了解中國,不是靠枯燥的文字宣傳資料,而靠的是集中國郵票。”可見郵票的宣傳作用,能潛移默化,成為交流文化和傳播友誼的使者。1986年萬國郵政聯盟為“世界郵政日”提出“郵政是和平的使者”的口號,毫無疑問,郵票是和平使者的開路人。
郵票,對我國人民來說又是教育的工具,通過新中國郵票的收集欣賞,是進行“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形象教材;對青少年則是有益的課外讀物;更是建設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
一、郵票的五性:郵票以它的思想性、史料性、藝術性、知識性和娛樂性,在人類文化生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五性”是郵票的靈魂。
1、思想性:從郵票的發行目的、主題、取材、圖案設計上,都能表現出高度的思想性。新中國郵票更具有鮮明的思想內容,給人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幫助我們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培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質和社會主義覺悟。
2、史料性:郵票是歷史的見證人,每發行一套郵票,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歷史的真實面貌。光復紀念郵票的發行,表示著封建帝制的覆滅;“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郵票,歌唱新中國的建立,有助于對歷史的研究。對于交通史、郵政史、郵票史和集郵史也是主要研究的對象。同時對近代印刷術的進步,造紙工業的變化也可得到反映.
3、藝術性:郵票是一枚枚小型的藝術品.集繪畫、書法、攝影、工藝雕刻于一爐,以新穎的藝術形式反映出形象的藝術語言,一本郵冊或一部郵集,好象是一個美術展覽,在藝術欣賞過程中,能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心靈熏陶,審美情趣,從而起到了美的教育。在以郵會友中又能培養團結、互助、友愛的精神。
4、知識性:郵票是知識的窗口,因它的題材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天堂,可以從中學到豐富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使人們開闊眼界,增長才智。一本郵冊,無異是一本袖珍的形象化的百科知識全書,使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游泳,盡情吸取知識的營養。如果把 “開卷有益”這個“卷”比作郵冊,就再合適不過了。郵票的發行隨著時代的前進步伐,上而所出現的知識更是日新月異,因而具有“智育”的功能。
5、娛樂性:集郵是一項有益的愛好,健康的文化娛樂,以它的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聰明,令人愉快,可以充實精神生活,使精神有所寄托。在工作勞累時欣賞一下,賞心悅目,可以獲得積極的休息;在性情苦悶不愉快時,打開郵冊,會使你擺脫郁抑,引來舒暢,既不需要借酒消愁,更無須抽煙解悶,美麗的郵花,會帶給你生活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