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謝德昂

哈薩克民族的能歌善舞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最早有哈薩克汗國文字記載出現在15世紀史籍,之前我國稱他們“烏孫”等。15世紀他們從烏茲別克汗國東遷至現哈薩克斯坦境內,并與當地居民融合成哈薩克族,所以突厥語“哈薩克”意為“漂泊、避難”,轉義為“自由之民”。我收藏前蘇聯民族服裝系列郵票中,1961年發行一枚面值3戈比郵票圖案描繪當時哈薩克人生動寫照(圖1)。
2003年,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發行一套兩枚“民族樂器”郵票,其中面值25哈幣郵票圖案是中國人民熟知的哈薩克撥弦樂器“冬不拉”(圖2),另一枚郵票是生活在沙漠地區的哈薩克人樂器“庫布孜”(圖3)。
地域廣闊的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2002年“國際山岳年”時,哈薩克斯坦為此發行一枚紀念小型張郵票(圖4),它描繪集中在該國東部及中部地區,地理學上稱“哈薩克丘陵”地貌與高峰。在這個丘陵西南方有一稱拜科努爾的地方是世界上著名宇宙飛船發射基地。
我國與哈薩克斯坦相連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極為珍貴的野生動物——羚羊。獨立后不久的1992年,哈薩克斯坦為羚羊發行一枚郵票(圖5),郵票上這種羚羊稱高鼻羚羊或賽加羚羊,其角是我國著名而珍貴的中藥羚羊角,特別是幼羊羚羊角更珍貴,所以引起人們大量捕殺,數量急劇減少,現已列入我國重點保護一級野生動物,哈薩克發行“羚羊”郵票對保護及防止獵殺這種野生珍貴動物宣傳起到一定作用。
中哈建交后,關系良好,2000年兩國聯合發行一套兩枚同圖郵票。哈薩克斯坦發行的這套郵票特別采用雙枚連印(圖6圖7),其中一枚郵票圖案右側是哈薩克皮革制品馬奶壺,哈薩克人常將這種奶壺拴在馬鞍上,帶著它瀟灑過著游牧生活,郵票圖左側是哈薩克一幅巖畫局部,這些巖畫是寶貴文化遺產,它反映早期哈薩克族游牧、狩獵生活。1993年中國“雞年”,哈薩克斯坦開始以此為題發行生肖郵票,我收藏有其中兩種。1997年發行的哈薩克斯坦“牛年”郵票(圖8)及2003年發行“羊年”郵票,票型小幅哈薩克生肖郵票圖案規范,它在圖中央繪一個分成12格圓圈,其中11格各繪生肖動物圖案,而頂端一格標明郵票發行年份,該年份所屬生肖動物則畫入圓圈中央,鮮明而突出,并且郵票下端還用哈薩克文標上該年生肖屬相年份,如“牛年”或“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