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大環境有利于郵市發展 俞 敏
郵市雖然不是一個規模和資金實力龐大的市場,但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特點,因此,我們對郵市的研究不能不放在一個大的投資市場的背景下去考量。而從今年以來各個投資市場的發展態勢來看,投資市場大環境正朝著有利于郵市發展的方向轉變:
一、投資熱點轉換給了郵市以補充“新生力量”的機會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投資市場就出現了投資熱點轉換的跡象;經過幾年的大幅上漲,樓市短期內的發展動力略顯不足,國家宏觀調控更使得樓市要想再創輝煌的難度陡增;國際黃金價格近年來持續走高,到今年已創下了近二十年來的新高,投資者收益頗豐,不過在創造了“神話”之后的每一步都如同樓市一樣舉步維艱,按照權威人士的分析,國際金價可能會遭遇一定的回調,這也是投資規律的必然作用;與國際金價有一定關聯的金銀幣市場今年以來逐漸走出谷底,呈現出一定的復蘇跡象;股市在經歷了多年的低潮之后終于在今年迎來了轉機。上述投資市場的變化此起彼伏,既顯示了投資市場的基本規律,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在向廣大投資者昭示,需要以新的思維盡快來對投資熱點轉換后的投資市場進行研究、抉擇。考慮到近些年來儲蓄利率下調明顯,樓市和黃金投資中獲益相當可觀的資金以及居民儲蓄中的相當一部分資金都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投資熱點的轉換給了郵市以補充“新鮮血液”的機會,這些資金中的相當一部分肯定會在其他投資市場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那么,目前有所復蘇的股市、金銀幣市場和有一定規模的郵市就必然成為重點考慮的對象,關鍵就在于哪個市場的發展態勢最理想、預期收益更可觀,那么資金的流入就更可觀,但不管怎樣,這至少給了郵市一次爭取“新生力量”的機會,是一個潛在而又重要的利好因素。
二、藝術品投資持續走熱給了郵市以重要的依托
藝術品投資近年來持續走熱,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市場都出現了購銷兩旺的景象,藝術品價格屢創新高,大量資金注入藝術品投資領域。雖然作為藝術品的一個門類,郵市這幾年的表現遠不如其他藝術品來得搶眼,但不可否認的是,郵市恰恰是藝術品市場中群眾墓礎最為牢固、普及程度最為廣泛、投資便捷程度和安全性較高的一類,表現固然滯后,但并不能因此就簡單地認為郵品投資已經為廣大藝術品投資者所拋棄。相反,如果藝術品投資依然能夠處于高峰期的話,那么其熱度肯定會產生相當的輻射效應,在某些高檔藝術品“曲高和寡”,為一般投資者所力不能及的時候,類似郵品這樣的大眾化投資就肯定能搭上藝術品市場升溫的“順風船”,成為占投資群體最大比例的普通投資者的最理想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品投資的持續走熱同樣也給了郵市以重要的依托,與投資熱點轉換一樣,也讓廣大郵市投資者和外來資金所有者看到了一線希望之所在。
三、變革在即為增強郵市吸引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既然有了機會,那么最關鍵的就是如何把握機會、如何科用自己的優勢從別的投資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那么,郵市目前是否有自己的優勢或者條件呢?有,那就是郵政體制改革在即,郵品發行與銷售可能會產生重大的轉折,郵市運行的大環境也可能因此而發生重要的變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郵政體制改革還剛剛起步,有些措施落實上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政策的實際效果不如預想的有力,但向好的方向發展卻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以庫存郵品銷毀工作為例,盡管在過程的透明度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但就政策和舉措本身而言卻顯然是對郵市的向好發展極為有利的,也是能夠得到廣大郵市投資者廣泛認同的,隨著銷毀的進程不斷延續和銷毀結果的不斷公布,政策利好所能產生的推動效應也必將逐漸顯現出來,而這種效應也肯定會在行情上予以表現出來,這對于處于觀望狀態之下的廣大投資者來說絕對是會有一定吸引力的,畢竟投資市場是一個趨利的市場,哪個市場有發展、有機遇,就會吸引投資者的關注與參與,而在變革在即、變革又能給人以極大聯想空間、預期前景相當理想的情況下,郵市對廣大投資者的吸引力就會相應提高,那么外來資金給郵市“注血”的可能性也就會越來越大,這對于急需資金支持的郵市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