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桃花節剛落,洛陽牡丹花會又起,春天確是萬紫千紅。相傳武則天游園,百花齊放,唯牡丹花未開,武則天大怒,把牡丹從長安貶至洛陽。牡丹到洛陽并未衰落,而是開得更好。所以宋代起,便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美名,約1200年前,牡丹傳入日本。
1961年,日本每月發行一枚當月開花的郵票,全年十二枚組成全套,由于當時印刷精良,設計得體,所以全套郵票在世界集郵者中,火了一把。現時在各國出版郵票目錄上,定價很高,我收藏全套郵票中,有一種“牡丹”郵票,它設色凝重,體現牡丹富麗華貴。
我國1964年發行全套十五枚加一小型張《牡丹》郵票,全套郵票牡丹花各品種花形飽滿,色澤絢麗,已是紀特郵票名貴之品,限于篇幅,我選其中一品名“昆山夜光”介紹:這個品種花瓣白里帶淡綠,看上去鮮艷嬌嫩,比較少見,也較難種植。牡丹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傳統象征富貴吉祥。近年有些媒體常把它稱為“國花”,這不準確,因為全國人大至今尚未決定國花。
牡丹在日本有很大發展,我收藏2000年日本發行地方郵票中,有一枚島根縣“牡丹”郵票。郵票圖上除牡丹外,還有民居,說明當地屋前屋后都種植牡丹,因此牡丹被選為島根縣縣花。日本其他地方還有以種牡丹出名,如日本地方郵票中,福島縣有“須賀川的牡丹”郵票。
非洲加納共和國1998年發行一套中國書畫郵票。我選擇其中牡丹花小型張收藏。因為這枚題“花好月圓”郵票使我十分感動。它采用中國工筆重彩畫技,把端莊美麗幾個不同品種牡丹組合在一起,猶如一個小型牡丹花會真實再現,使人感覺賞心悅目。我想到白居易《買花》詩中“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一叢深紅色,十戶中人賦”,唐代時牡丹市價之貴,令人瞠目。現時我國各地花會,常見名品牡丹,不用再花高價去買花、賞花。
中國牡丹還落戶到歐洲。羅馬尼亞1961年為紀念“布加勒斯特植物園建園一百周年”發行一套郵票九枚。郵票圖案取材該植物園栽種花卉為圖,其中第三枚,面值25巴尼郵票圖是中國牡丹,它說明牡丹花茂葉繁,而且不擇土壤易栽培。像這種單瓣牡丹的根,在我國還可入藥。
最近收藏一套《牡丹》郵票,由瑞典在2001年發行。全套五枚。這是繼我國之后,可能是世界上第二套全套“牡丹”郵票,瑞典對植物學研究悠久,國際上著名植物分類學家林耐(1707—1778)便是瑞典人,這套瑞典《牡丹》郵票中,有的品種已突破中國牡丹傳統,以致有人不敢認它是牡丹花,為此我再核對國外新出版郵票目錄,書中記錄這套郵票英文名“pe-onies”,和我國發行牡丹郵票英文同名。其英文說明中,有的品種還冠有母系“中國”字樣,說明瑞典引種牡丹創新的同時,對中國優良品系還是給予保留。
自然界牡丹國色天香,艷壓群芳,我再補充藏品中,1988年日本發行中日友好條約締結十周年的郵票一枚,它圖案即為牡丹。構圖上采用雙朵牡丹并蒂,向上開放,說明友誼與展望未來。
世界上花卉郵票很多,可是牡丹僅在幾個國家郵票上出現。它們可愛、可貴,值得我珍藏。這些郵票使人隨時欣賞到“花王”綽約美姿,展現牡丹王者風范,這在自然界中做不到,因為自然界一朵牡丹花僅開七天而已。
來源:新民晚報